視頻標簽:我會努力的,我能行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會努力的》第一課我能行-上海市 - 金山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我能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能行》是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會努力的》中的第一課,對應《課程標準》中“自信向上”的目標要求,依據《課程標準》中“愉快、積極地生活”部分中第4條“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并為此而高興”,第5條“在成人的引導下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和第7條“學習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編寫的。
第四單元《我會努力的》是針對此階段部分學生出現的習得性無力感和輕度厭學情緒的苗頭而設計的,呼應第一單元學習內容,集中對自信心、學習方法、意志品質等主題進行探討,以幫助學生保有努力的信心,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本單元有四課,分別是《我能行》《學習有方法》《堅持才會有收獲》和《獎勵一下自己》。從邏輯上看,前三課可以看作是遞進關系,從有自信、有方法到有毅力,第四課是本學期的總結課,旨在鼓勵學生看到自己和伙伴的成長自信,也能看到不足,并制訂切實的發展計劃。
《我能行》這一課聚焦學生自信心的呵護與培育,內容由“‘大拇哥’送給你和我”、“我哪里還不行呢”和“我也能行”三個欄目組成。“‘大拇哥’送給你和我”以鼓勵學生發現伙伴和自己“行”的某一點開始,知道“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明白大家都有“行”的地方。第二個欄目“我哪里還不行呢”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不行”的方面,以此說明大家都有需要再努力的地方,并樹立長遠的“今天還不行,明天可能行”發展觀。第三個欄目“我也能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互幫互助,鼓舞起自信心。
本教學設計為第一課時,內容為“‘大拇哥’送給你和我”、“我哪里還不行呢”兩個欄目,旨在通過教學活動使知道人人有長處,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養成肯定自我的樂觀心態,樹立自信。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大多活潑好玩,喜愛做游戲,他們年齡較小,天真幼稚,存在嬌弱、膽小的性格特征,對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認識都是朦朧的。此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和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更多依賴環境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形成
自我評價。
經過近兩年的學習,目前他們知道且能遵守課堂常規,注意力可以保持一段時間,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課堂活動。然而有些學生盡管很努力,但依舊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結果,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受挫。除了學業成績,在同伴交往、紀律衛生等方面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以及由此帶來的不良體驗也成了學生消極自我評價的影響因素,導致自信心不足,出現膽小、缺乏敢于嘗試的勇氣等方面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找優點活動、轉盤挑戰送“大拇哥”活動能對自己和伙伴進行恰當地贊美,養成肯定自我的樂觀心態,增強自信。
2.通過辨析“不足”情境、寫不足活動來找到自己的不足。
3.通過了解放飛紙飛機贏“大拇哥”活動,初步形成改掉自身不足的意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課前找優點活動、轉盤挑戰送“大拇哥”活動能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增強自信;通過辨析“不足”情境、寫不足活動找到自己的不足。 教學難點:通過轉盤挑戰活動養成肯定自我、努力試試的樂觀心態。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教師:制作任務單、制作課件,收尋動畫、圖片、音樂等。
學生:參與課前找優點活動,給自己和伙伴找優點,填寫在“找找優缺點”任務單上。 【教學過程】
一、動畫導入,揭示課題
1.觀看動畫短片《米卡的故事》,思考交流:米卡發生了什么事情? 2.指名學生交流:
① 米卡不會穿襪子,媽媽教他穿襪子的方法,米卡學會了穿襪子。 ② 書包拉鏈拉不上,米卡自己想辦法拉上了拉鏈。 3.夸贊米卡。
4.小結:讓我們向米卡學習,遇到困難想辦法,相信自己我能行。 5.板書并齊讀課題:13 我能行。
【設計說明】以學生喜愛的動畫短片導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觀看動畫之后思考交流卡通人物米卡碰到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遇到問題想辦法,相信自己我能行”。引導學生夸贊米卡,初步形成樂于夸贊他人的意識。
二、轉盤挑戰,送“大拇哥” 1.了解轉盤玩法。
教師簡介并演示轉盤玩法:先按下按鈕,轉盤轉動起來;再按下按鈕,轉盤停止轉動,指針指向的就是挑戰項目。
2.開展轉盤挑戰活動。 (1)小組轉盤挑戰。
① 教師轉一個項目,各小組合作挑戰: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先挑戰成功? ② 教師根據賽況送“大拇哥”。 (2)個人轉盤挑戰。
① 指名學生進行轉盤挑戰。
② 挑戰結束后,引導其他學生根據挑戰學生的表現送“大拇哥”。 ③ 交流收到“大拇哥”的心情,引導挑戰的學生給自己送“大拇哥”。 (3)組內轉盤挑戰。
① 出示挑戰要求。
② 出示活動評價單。
③ 各小組根據活動要求進行轉盤挑戰。 3.根據課前找的優點送“大拇哥”。
① 出示若干份課前已寫好優點的任務單。
② 指名學生根據優點“送大拇哥”。
隨機選一位學生A,請A根據自己找的優點送“大拇哥”給自己。再請
1.組長安排組員輪流轉動轉盤,領取挑戰任務。 2.一位組員完成挑戰,組內其他成員送上“大拇哥”。 3.組長完成活動評價單。
給A找優點的同伴B送“大拇哥”給A。接著請B根據自己找的優點送“大拇哥”給自己。
③ 全體學生拿出任務單,根據自己寫的優點送“大拇哥”給自己。 4.小結:大家既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又能欣賞伙伴的優點,真了不起!(貼板書:發現 自己的長處;欣賞 伙伴的優點)老師編了一首拍手歌《我能行》,一起來唱一唱。 出示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我們都是好學生。 你拍二,我拍二,你有優點你真棒! 你拍三,我拍三,我有長處我真行! 你拍四,我拍四,大膽展現你優點。 你拍五,我拍五,自信發揮我長處。 你拍六,我拍六,相信自己我能行!
【設計說明】此環節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有兩個送“大拇哥”活動,一是通過轉盤挑戰送“大拇哥”,二是根據課前找的優點送“大拇哥”。
通過轉盤挑戰送“大拇哥”活動分為三項:第一項是小組合作挑戰,教師根據賽況送大拇哥,意在示范,讓學生知道送“大拇哥”這一夸贊方式;第二項是個人挑戰,引導學生會用“大拇哥”夸贊他人和自己;第三項是組內挑戰,讓學生人人參與,既能運用“大拇哥”夸贊伙伴,也能收到伙伴的“大拇哥”,使人人體驗得到“大拇哥”的喜悅,增強自信。而小組活動評價單的使用,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的行為表現,有意識地按照要求進行活動。
根據課前找的優點送“大拇哥”活動,引導學生不只關注學業成績,還要發現其他方面的優點和長處,從而能悅納自己、贊美他人。同時也希望班集體中比較默默無聞、常常被人忽視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
三、尋找不足,寫下不足 1.找找米卡的不足。
(1)出示三個“不足”情境(配圖片和音頻):
(2)小組討論:米卡有哪些不足?為什么會不足? (3)指名學生交流。 2.寫下自己的不足。
學生找找自己的不足,在“找找優缺點”任務單自我評價下的缺點欄中寫下自己的幾個不足。
3.小結:我們幫米卡找到了不足,在任務單上也寫下了自己的不足。小朋友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想辦法改掉它們,就是好孩子。 (貼板書:知道 自己的不足)
【設計說明】通過小組合作辨析“不足”情境,一是讓學生知道每個人既
有優點也有不足,不要因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而失去了自信。二是通過辨析來了解存在不足的原因,從而意識到可以找到一些方法來改掉不足,樹立“今天還不行,明天可能行”的發展觀。通過寫不足活動,讓學生能認真審視自我,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學會既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做到正確認識自己。
四、折紙飛機,總結課堂 1.折紙飛機。
(1)選一個目前最想改掉的不足,將序號寫在下面這張任務單上。寫好之后,將任務單折成紙飛機,停在停機坪上。
(2)出示放飛紙飛機贏“大拇哥”活動:改掉寫在紙飛機上的不足,就可以將紙飛機放飛到“成長園”,領取一枚“大拇哥”獎章。
2. 根據板書總結:今天我們學了第13課《我能行》,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長處,欣賞了伙伴的優點,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改掉紙飛機上的這個不足,早日放飛紙飛機,讓自己變得更行!
【設計說明】出示放飛紙飛機贏“大拇哥”活動旨在引起學生興趣,增強
改掉不足的意愿,從而形成改掉不足的意識。此活動也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鋪墊。
附板書:
13 我能行 發現 自己的長處 欣賞 伙伴的優點 知道 自己的不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