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媽媽有辦法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語文部編二年級上冊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植”“刺”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為”“得”,重點指導書寫“娃”“她”兩個生字,理解“紛紛”“掛住”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4.在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課文。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并能說一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植物、了解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流程預設:
一、交流識字,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認讀“植物”一詞,交流識字方法,認識什么是植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溝通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
2.強調辦法的“法”是生字, 說說你是怎么認識它的?指導“法”的書寫 3. 組塊識字
(1)課文中還有一個帶“去”的字,出示生字“腳” (2)對比“法”指導“腳”的書寫,“去”在“腳”中小。
2
二、引發談話,整體感知
植物媽媽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生:種子) 那么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 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去尋找一下問題的答案吧 (1)初讀文本,了解文本內容。
(2)生生互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研讀課文,探究感悟 (一)抓關鍵詞,朗讀感悟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理解“四海為家”
2.語言訓練
是啊,孩子長大后就應該離開媽媽,獨立去面對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那么,種子寶寶可能去了哪里呢?(高山、田野……)聰明的你們怎么知道它們去了這么多地方? 3.課件圈畫,學習認讀多音字“得”“為”
(1)用因為.....所以.....概括著說出第一句話的內容
(2)理解“得”的含義 ,換一個詞語,把有“得”字意思詞語送進句子中說一說(預設:必須、一定,不得不)
3
4.指導朗讀 重點要讀出孩子們不得不離開媽媽的依依不舍之情。 5.認讀詞語“旅行”:旅行的人叫——旅客。旅行的路程叫——旅程。旅行住的店叫——旅店。旅行坐的車叫——旅行車。旅行的同伴叫——旅伴。旅行的錢叫——旅費。
(二) 提煉信息 理清脈絡 1.速讀課文 ,圈畫信息
這篇課文當中出現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出示詞卡 “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學生認讀詞語,老師相機粘貼到黑板上。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三位媽媽為寶寶旅行都準備了什么?用橫線標出來。 你想介紹哪位媽媽?
4
(三)研讀文本,交流匯報
學習課文2、3、4小節,研讀媽媽們為孩子準備了什么。 預設(1)蒲公英 1. 認讀詞語“降落傘”,
2.火眼金睛,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找一找蒲降落傘在哪里? 認識種子! 3.觀察對比,出示降落傘和蒲公英種子對比圖片。 4. 學會贊美,夸夸聰明的蒲公英媽媽 。 指導朗讀第一句,體會媽媽的溫柔和自豪。 預設(2)蒼耳
1. 蒼耳媽媽給寶寶準備的這個鎧甲有什么特點?學習“刺”這個生字。 2. 結合圖片介紹帶刺的鎧甲的作用:古代軍人打仗時穿的護身服裝,多用金屬片制成。理解“刺”象形字的由來。
3.拓展識字:你還知道哪些帶有“”的字?(剝 、削等)和鋒利有關。
4.學習“好”字
組塊識字:課文中還有兩個帶“女”字旁的字,找一找,出示卡片認讀:“娃娃”“如果”
5
預設(3)豌豆 1.記識“底”這個生字
(1)你有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底”字?
(2)做游戲,學會用“底”說話,加深記憶“底”字。
在我們的身上找一找描述哪些器官的位置時能用上“底”字。(眉毛的底下是眼睛。)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玩樂中學會了知識。
(3)用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動作朗讀,體會豌豆媽媽的辦法真有趣!
指導朗讀二、三、四小節,感受寶寶們出發時的場景。 (1)出示蒲公英孩子們出發時的畫面,理解紛紛一詞。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能用上“紛紛”這個詞語?
(2)重點指導好“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紛--紛”講解“氣斷聲連”的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到一個跟著
6
一個飛走的自由與快樂!
〖設計意圖〗注重朗讀指導,因為朗讀指導是學生培養語感的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3)學生先用氣斷聲連的方法練習朗讀其他兩位寶寶出發時的場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并檢查朗讀成果。
(4)獎勵學生觀看豌豆寶寶離開媽媽的視頻,讓學生在進行表演讀。
〖設計意圖〗表演讀是學生“喜聞樂動”的好形式,又是潛移默化理解詞句意思的好途徑。通過演讀,學生真切感受到了豌豆寶寶的調皮可愛。
組內合作,匯報交流。
展開合作學習:在文中找一找,都有誰幫助了它們?用圓圈圈出來。
學生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讀---找----圈----議----悟,使學生深入文本,同時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 四、指導背誦,評價提升
7
1.教師引讀
2.理清敘述的順序:哪位媽媽----準備什么——誰來幫忙----結果怎樣。
3.背誦“蒲公英、蒼耳、豌豆”寶寶們出發時的畫面。 五、模仿課文,仿說方法。
1.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學生齊讀。
2.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那什么樣的小朋友能得到它?(細心) 3.相信大家都是細心的小朋友。出示圖片,認讀四位植物媽媽。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仿照課文,選擇你感興趣的一位植物媽媽進行描述,一會匯報時一人說一句,看看哪組合作最好。
5.小組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給予激勵。 6.匯報其他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設計意圖〗可以讓學生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降低了寫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娃、她”兩個生字,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現書寫規律。
3.教師邊講解,邊書寫,學生進行書空。 4.學生進行描紅,老師進行指導。
8
5.展示學生的描紅字樣,師生共同糾錯。
〖設計意圖〗新“課標”強調:“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 七、總結全文,推薦閱讀。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馬上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三位植物媽媽,還知道了她們傳播種子的方法。其實,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就靠你去細心觀察。老師為大家推薦德國作家安妮.默勒寫的一本書叫《一粒種子的旅行》,里面介紹了多種植物的種種旅行手段,希望同學們可以在課下讀一讀。好的,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