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真菌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三節《真菌》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三節《真菌》廣東省優課
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 第三節 《真菌》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四章第三節《真菌》。通過本章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學習,讓學生感知細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們的分布和生存條件;第二節《細菌》認識細菌的形態、結構營養和生殖,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細菌與真菌分布十分廣泛,并通過細菌的學習了解微生物一些特點。但對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繁殖卻不清楚,通過本節學習學生可以在心中明確真菌的主要特征, 并為學習《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打下基礎。
二、課程標準要求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舉例說出各種常見真菌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方面
通過觀察酵母菌、霉菌和新鮮蘑菇,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和科學探究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團結與互助精神。 2.認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難點:利用數碼顯微鏡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總結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
五、學情分析
(一)認知水平
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所以本節教學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入手,在生活中學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觸到真菌,對真菌并不陌生。 (二)能力水平
初二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本節課所涉及到制作裝片與數碼顯微鏡的操作也在之前的課程有所練習,故學生具有一定的制作裝片與操作數碼顯微鏡的能力基礎,現階段
學生思維偏重于直觀形象思維,對材料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所以在觀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結構后,老師要重點引學生共同總結真菌的結構特征。 (三)情感水平
學生對真菌的認識具有片面性,通過學習,幫助學生認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培養愛護環境的情感和熱愛科學的態度。
六、教學策略
圍繞本節課的重點,以突破難點為主,利用了新型觀察設備數碼顯微鏡觀察酵母菌與霉菌的結構以探討學習相應的特征并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前讓學生培植蘑菇、制作孢子印與課堂上觀察蘑菇,以切身的實踐體會以了解蘑菇的相關特點,體現“做中學”教學理念,最后再與學生共同歸納梳理真菌的共同特征,以突破教學重難點。
七、前期準備
提前兩周購買蘑菇菌包給學生體驗培植蘑菇,并觀察蘑菇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對真菌的興趣,并讓學生初步了解蘑菇的生長情況與生長環境,為接下來的新課埋下鋪墊。
八、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新課導入
通過圖片展示學生培養的蘑菇的生長過程,引出讓學生體驗自主培養蘑菇的話題,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蘑菇長得像植物,但蘑菇是植物嗎?為什么蘑菇不是植物?蘑菇的生長是否需要光?
帶著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真菌的知識。 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認真聽講,能說出蘑菇不是植物,并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 ,進入新課的學習。
引出讓學生體驗自主培養蘑菇的話題,因為學生有參與培植蘑菇的過程,所以學生對蘑菇的生長有所體會,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與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 二、聚焦生活:
簡述不同種真菌
及其應用
通過視頻,向學生簡要介紹生活中常見的真菌
類型及應用,并對生活中常見的大型真菌作簡
要的補充介紹,讓學生對真菌的種類有更全面
了解。
觀看視頻與聽取老師的
介紹,了解不同種真菌
及應用
通過視頻的介紹,豐富了
課堂內容,也高效向學生
展示了生活常見真菌及
其與人類關系。
三、實驗操作:數碼顯微鏡觀察酵母菌與霉菌
分別呈現制作酵母菌臨時涂片與霉菌臨時裝
片的操作步驟,每個步驟都用圖片作清晰的引
導并配以詳細的講解,重點提醒在蓋蓋玻片、挑取霉菌樣品與染色過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利用數碼顯微鏡進行觀察。
同桌同學根據老師的引
導,依照操作步驗分工
合作觀察酵母菌與霉菌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
與合作精神,煅煉學生的
動手能力與科學探究能
力。
四、知識建構
(一)酵母
菌結構特點 從學生所制的片中選取觀察效果較好的讓學生利用數碼顯微鏡截圖,并進行投影展示,并針對酵母菌的結構特點向制片同學進行提問。 提問一:請您觀察一下,你看到的酵母菌是幾個細胞?
提問二:請您觀察一下,你看到的酵母菌被染色后,里面是否有結構被染成深色?請問該結構應該是?
提問三:請您再觀察一下,是否看到某些酵母菌的細胞體又長出了一個類似芽體的小結構出來?
老師結合以上問題對酵母菌的特點(單細胞、有細胞核、可進行出芽生殖)一一進行梳理。并提出說單靠顯微鏡是很難完整觀察到酵母
菌的全部結構,然后在PPT上展示出酵母菌的
結構示意圖,向學生分析酵母菌的結構特點。 提問三:為什么說酵母菌是真菌不是細菌?細胞結構與植物細胞很接近,卻不是植物? 通過PPT展示細菌細胞,酵母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通過對比細菌與酵母菌引出真菌是真核生物的特點,通過對比酵母菌與植物細胞,引出真菌無葉綠體的特點。 邊觀察好的涂片截圖,
邊回答老師的問題,通
過觀察,學生能答出酵
母菌是單細胞且被梁成
深色的結構是細胞核。
結合老師的引導,進一步學習酵母菌的其它特
點。
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能
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
察與老師的引導講解,形象且合理學習酵母菌的結構特征。
(二)霉菌結構特點 從學生所制的片中選取觀察效果較好的讓學生利用數碼顯微鏡截圖,并進行投影展示,并針對霉菌的結構特點向制片同學進行提問。 提問一:通過您的觀察,是否看到霉菌的菌體有很多一絲絲透明狀的結構?這是? 提問二:在菌絲的頂端可以看到有很多顆粒狀的結構,這是?
結合學生回答,展示霉菌的結構示意圖,進一步詳盡地引導學生學習霉菌的結構。 1.通過圖片與板書向學生分析直立菌絲與營養菌絲的不同功能;
2. 通過圖片與板書向學生分析霉菌是多細胞真菌;
邊觀察好的裝片展示,邊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可以說出從圖片中觀察到霉菌的菌絲與孢子,并根據老師的引導進一步學習霉菌的結構特點
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老師的引導講解,形象且合理學習霉菌的結構特征。
四、知識建構
3.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不同霉菌的孢子排列可能不同。
(三)真菌
的繁殖方式
在介紹霉菌結構特點時,結合形象的圖片與問題引出真菌的生殖方式及其特點,并通過視頻
引導學生理解好酵母菌的生殖特點。
認真聽講,認真觀看視
頻,跟著老師的引導突
破真菌生殖的重點。
形象的圖片,恰到好處的
問題導學及視頻的直觀
介紹,都有利于學生掌握
真菌生殖的特點。 (四)蘑菇的結構特點 通過手中的蘑菇及分發給學生的蘑菇,引導學
生邊觀察邊學習蘑菇的結構特點。在學習蘑菇
的菌褶藏有孢子時,讓學生拿出前一天自己動手做的孢子印,直觀的認識孢子可從蘑菇的菌
褶散落出來,并給學生展示可利用孢子印制作
某些藝術作品。
最后,再通過視頻全面回顧下真菌的所有特
征。
觀察自己手上的蘑菇與
展示自己制作的孢子
印,跟著老師的引導認
識蘑菇的結構特點。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
與老師的引導講解,形象
且合理學習霉菌的結構
特征。
制作孢子印有利培養學
生動手能力與生物科學
素養,提高學習生物的興
趣。視頻的總結回顧,有
利提高效率。
五、拓展補充
通過精練習題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并從題目中提出質疑:蘑菇的菌體也是由菌絲構成的
嗎?
引導學生自行制作蘑菇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蘑菇的菌體,并展示學生的實驗結果及老師做
得較好的裝片,讓學生可以直觀觀察到在顯微
鏡下蘑菇的菌絲,驗證蘑菇的菌體也是由菌絲構成的。
做習題的過程對蘑菇的
菌體構成產生疑惑,在
老師引導下通過實驗來
驗證蘑菇的菌體是由菌
絲構成的。
鞏固剛學內容,并引出新
問題,進一步補充完善所學真菌的知識架構,升華
主題的同時也給學生創造了動手實驗的機會,進一步引導學生“做中學”。 六、歸納鞏固
比較真菌與細菌的結構特點,并通過習題,歸
納與鞏固知識
跟著老引導,通過做題
以鞏固知識
歸納鞏固所學內容,讓學
生進一步區別細菌與真
菌的特點。
七、課外實踐 1.進一步完善孢子印作品,關注藝術性;
2.蘑菇結構的仿生應用 (如皺褶吸音器等)
課外動手創作 滲透STEAM教育
九、板書設計
十、教學評價
(一)本節利用新技術支持下的數碼顯微鏡助力課堂,提高觀察的效率與質量,讓觀察更直觀與方便,讓實驗課堂更高效有趣。
(二)課常讓學生親自嘗試種植蘑菇,親身感受蘑菇的生存條件與觀察其生長過程,也在課前讓學生制作了孢子印,體現了“做中學”教學理念,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十一、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的課堂容量較大,要做到每一個環節都非常熟悉,要嚴格把控好每一個環節所需的時間,特別是實驗的時間,學生做實驗的時間控制不合理可能會嚴重影響課堂的完整度。
(二)數碼顯微鏡對學生來說畢竟是新型技術,所在之前要通過一定的練習或培訓讓學生熟練使用數碼顯微鏡,才能確保課堂的順利開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