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家排好隊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第三課《大家排好隊》上海市 - 虹口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第三單元
11.大家排好隊 第二課時:怎樣排隊好
一、教學任務分析 1.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隊》是小學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中的第三課。這一單元主要通過對“公共財物”、“公共衛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養”這四個方面的重點引導,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公共場所中所需要的文明行為習慣,從小樹立規則意識、法治意識。
本課教材內容由“還是排隊好”、“哪些地方要排隊”、“怎樣排隊好”這三個欄目及繪本故事《守規則,懂禮讓》構成。“還是排隊好”旨在讓學生感受規則帶來的是良好的秩序,感受規則的重要性。“哪些地方要排隊”則是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學校里很多地方需要排隊,進一步思考排隊的原因、不排隊的后果和排隊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怎樣排隊好”的主要目的是導行,旨在解決學生在日常排隊中存在的問題,引導他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排隊!妒匾巹t,懂禮讓》的繪本故事,主要引導學生平衡好“人情”與“規則”的關系。 2.學情分析
在情感與態度上,二年級學生從小就知道要排隊,有一定的排隊規則意識,但規則意識還不強。在行為與習慣上,結合學校里觀察到的、生活中具體了解到的情況,發現孩子們還是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爭搶、擁擠的行為,沒有完全養成排隊要先來后到,保持距離的習慣。在知識與技能上,學生對排隊的基本要求的了解還不足,對于排隊中遇到特殊問題也不知如何解決。在學習方法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但對于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梳
理的學習能力還有待培養,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感受在公共場所排隊給大家帶來安全、有序、公平。 2.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排隊要先來后到,保持距離的習慣。
3.知識與技能:知道排隊的基本要求,既要自覺遵守規則,又要文明禮讓。
第 2 頁 共 4 頁
4.過程與方法:在情境體驗、思辨交流中,探究排隊中遇到特殊問題的解決方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養成排隊要先來后到,保持距離的習慣。
教學難點:知道排隊的基本要求,能自覺、正確地排隊;懂得排隊時,既要自覺遵守規則,又要文明禮讓。
道德教育點:排隊時要懂得文明禮讓。 法治教育點:自覺遵守排隊規則。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北京自覺排隊日標志】思考:為什么北京會設立自覺排隊日? 2.【出示:國慶長假北京景點照片】觀察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結:排隊看似小事,但北京市政府還是把每月11日定為自覺排隊日,為的就是鼓勵大家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那我們該怎么排隊呢?這節課就繼續學習“怎樣排隊好”。(板書課題:怎樣排隊好)
活動二:分析問題,探究“怎樣排隊好” (一)結合調查,發現問題
1.【出示:課前排隊小調查和調查統計圖】看調查統計圖,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的排隊現象。
2.學生交流自己遇到的不文明的排隊現象。 (二)借助排隊設施和標識,學會排隊規則 1.小組討論,了解排隊設施和標識
(1)討論: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排隊,市政府和有關部門想了哪些辦法? (2)學生交流。【隨機出示排隊設施與標識的圖片】
(3)小結:像欄桿、拉繩等排隊設施以及類似地鐵站的地面標識,都是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為了幫助我們有序排隊而設立的。 2.借助圖片,排隊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1)【出示:地鐵排隊標識圖片】觀察圖片,了解地鐵站的排隊標識。 (2)學生交流。(預設:箭頭、安全線……)
第 3 頁 共 4 頁
(3)師:還有哪些地方有這樣的安全線? (4)學生交流,師補充科學小知識。
(5)小結:排隊等候時,要站在安全線后,和火車保持距離;還要注意前后不貼身、不擁擠,人和人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板書:保持距離) (6)【出示:銀行“一米線”圖片】師:銀行里,為什么要在“一米線”外排隊?小結:保持一米線的距離,也是尊重他人隱私的表現。 3.情境模擬,排隊要按“先來后到”的秩序
過渡:了解了排隊的設施和標識,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設施和標識的提示有序地排隊。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排隊,卻沒有標識,那這些地方我們又該怎么排隊?(1)情境模擬——乘坐電梯,師分配角色;學習正確排隊乘坐電梯的方法。
預設:排隊等候在電梯兩側;先出后進。
(2)創設情境——看電影快要遲到了,媽媽為了趕時間,在等候電梯人很多的情況下拉著孩子插隊。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會怎么做?(隨機板書:先來后到) (3)小結:我們在排隊時要先來后到不插隊,保持距離不擁擠,遵守排隊規則。(板書:遵守規則)
活動三:情境思辨,懂得禮讓講美德 1. 聯系生活,兩難辨析
(1)【播放上廁所排隊的兩種不同方式】觀看視頻,對比兩種排隊方式。 (2)思辨討論:排隊上廁所時,等了好久,好不容易輪到她了,可有個肚子痛的小姑娘想要先上。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讓”還是“不讓”呢? (3)學生交流,說說各自的理由。
(4)小結: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主動地幫一把。在遵守規則的同時,也要學會文明禮讓。(板書:文明禮讓)當然,我們也要考慮自身的情況,量力而行。 2.指導行為,拓展升華
(1)【媒體出示:小女孩請求小哥哥讓他排前面】猜猜紅衣服的小哥哥怎么做? (2)【媒體出示:小哥哥讓位的做法】思考:小哥哥為什么要走到隊伍末尾,重新排隊?(學生交流)
(3)小結:我們排隊時,既要遵守規則,懂得文明禮讓,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影響他人。
活動四:課后延伸,共爭文明排隊章
第 4 頁 共 4 頁
1. 【出示:“小思徽章”——文明排隊章及評價表】師結合學校“小思徽章”特色評價活動,布置“文明排隊章”的評價表。
2. 總結: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排隊時,都能努力自覺遵守規則,懂得文明禮讓,做新時代的好兒童。
【板書設計】
11.大家排好隊 怎樣排隊好
遵守規則
文明禮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