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家排好隊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第11課《大家排好隊》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
第11課 《大家排好隊》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第三課《大家排好隊》的欄目 “還是排隊好”和“哪些地方要排隊”。《大家排好隊》與前面兩課關于公共財物和公共衛生的教學是并列關系。本課教材呈現一個體驗活動的兩種場景(互相爭搶和有序領取);另一板塊則是兩幅圖(不排隊擁擠和插隊),引發學生討論不排隊的的社會影響,明白哪些地方要排隊。本課教學將按照學生思維的邏輯順序,引導學生回望生活,反思自己,從體驗排隊帶來的好處著手,逐步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需要排隊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排隊方法,并在辨析與實際演練中掌握排好隊的要領和方法,進而讓他們知道在公共場所要排隊,不插隊,從小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守規則、懂禮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尚處在前習俗階段,規則意識不強,處理事情都是從自己的直覺感受和小功利出發,不習慣受到規則的約束,如任教的班級學生在課間游戲、領作業本等情況下存在秩序混亂的現象,再而因學校地處農村,需排隊的公共場所較少,大部分學生缺乏排隊的規則意識,因此正確引導學生樹立規則意識十分必要,促進他們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好習慣,做到在公共場所能夠排好隊。 【設計理念】
2011版《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雙方的情感與體驗,思考與發現,共享共進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不是自然生成的,須要教師引領學生努力去創設。然而,問題情境就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助推器”,能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為此,本節課緊扣教學目標,基于學生的真實知識能力與道德水平,教師預創設問題教學情境,以“佩奇和喬治”的生活中排隊問題,引發學生一連串關于排隊的思考,這成為本次有效教學活動的關鍵。老師努力在創造出師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等融洽和諧的情緒氛圍,進而使學生能對問題進行發現——生成——解決。教學中,教師能夠選取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社會問題、學生熟悉或關注的排隊生活事件等創設問題環
2
境,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發自內心的我要學。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里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為此,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將在情境中進行問題創設,加深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回望生活,挖掘學生在公共場所排隊的問題、體驗、感受等再現真實排隊安全事件,深刻認知排隊的安全。再借助情景模擬“插隊”,領取獎品等多元體驗讓學生明白排隊的公平與有序,促使能夠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創設中,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完善自身的生活對于排隊的認知,進而促進自我道德發展,進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在教師創設的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展開有效的求知過程。
隨著教育改革,我們深知“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等成為了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紙筆測試順應時勢的發展需求,從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掌握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能力,集中地以品德素養的形式予以體現。為此,基于學生初步明白排隊有序、安全、公平、文明,教師設計隨堂練習題(判斷題和選擇題),檢測學生在課堂活動體驗中,是否真正懂得排隊的重要性,再次強化排隊意識,并逐漸形成社會規則意識,轉化為自身自覺的道德行為,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道德小公民。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公共生活中排隊的必要性,體會不排隊造成的嚴重后果。 2.在情境體驗中,初步懂得排隊時要有序、安全、公平、文明。 3.初步形成社會規則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初步認識公共生活中排隊的必要性,體會不排隊造成的嚴重后果。 2.在情境體驗中,初步懂得排隊時要有序、安全、公平、文明。 難點:
初步形成社會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1.學生調查了解生活中需要排隊的地方。 2.與生活主題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活動過程】
一、情境體驗,揭示課題
3
1.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師:孩子們,今天有兩個小伙伴乘著火車來到咱們班啦!想知道是誰嗎?誰想來看看? 2.學生自由上臺觀看。
師:要怎么做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呢?(指生回答) 3.師小結并揭題《大家排好隊》。
【設計意圖:創設看嘉賓的情境,在學生未得到任何心理暗示的情況下,自然參與到活動中,自然地呈現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通過反思、分析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真切地感知到排隊的重要性。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催生了學生真實的感受,也自然地揭示了課題。】 二、走進生活,知道排隊 (一)校園排隊我知道
師:明年,佩奇就要上小學,她想先了解一下學校生活。想知道學校哪些地方要排隊?誰能告訴她呢?
學生自主回答 (二)生活排隊我懂得
1.交流調查,生活排隊
師: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隊?課前,老師布置大家進行“排隊大搜查”,趕快拿出調查表和你的同桌說說吧!
學生交流匯報
2.提煉認識,公共場所
師:你們都一雙善于發現生活的眼睛。大家剛才說的校園、電影院、游樂園、醫院都屬于什么地方?(公共場所 )
3.圖片展示,教師小結
師:是啊!在公共場所,在人多的地方,如果大家都能夠遵守規定,排好隊,我們的生活有多么美好呀!
圖片展示公共場所的排隊現象。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是最鮮活的教學資源。本環節引導學生走入自己的生活,分別對校園里的排隊、生活中的排隊情況進行回顧和羅列,認識到排隊帶來了有序、文明、安全的生活,也體現了人與人的平等、公正。】 三、思辨分析,了解排隊
4
師:哇!這里是哪里呀?(摩天輪)游樂園可好玩了,今天,佩奇和喬治就想帶爺爺去游樂園玩一玩!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視覺沖擊,知道排隊保安全。 1.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師:佩奇和喬治特別喜歡玩滑梯,他們是怎么玩的? 預設:一個接一個,排隊……
師:這么高的滑梯,如果他們不排隊的話,會發生什么? 2.鏈接生活,引發討論
師:不排隊多危險!你們在玩游戲時,都會排隊嗎? 學生自由匯報
師:不排隊真的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受傷!請看佩奇給大家帶來的一條新聞: 3. 新聞鏈接,視覺體驗 ①鏈接河南濮陽縣踩踏事件視頻
師:孩子們,在我們身邊因為不排隊而發生的踩踏事件還不止這一件呢! ②鏈接聽錄音、看數據 ③學生談感受。
師小結:是呀,孩子們,排好隊,能讓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為了我們的安全,為了家人、身邊小伙伴的安全。我們一定要排好隊。
(二)多元體驗,知道排隊守公平。
師:集體活動的時候,排好隊能保障我們的安全。可是滑滑梯游戲實在太好玩了,喬治和朋友里查德覺得排隊要等太久了,忍不住插隊了。(滑梯插隊動畫)
1.小小辯論會
師:豬爺爺認為理查德比較小,不用排隊。兔媽媽認為不能隨便改變規則。你們贊成誰的意見呢?咱們來進行個小小辯論會,到底要讓理查德插隊嗎?
學生自由組隊辯論
師小結:懂得禮讓是種美德!但是,有時候過多的禮讓,會造成更多的不公平。 2.學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排隊現象 3.小劇場大體驗
模擬電影院里插隊買票的事情。
5
①
②
③
④
師小結:生活中,我們只有排好隊,才能公平地享用資源。 (三)現場體驗,感受文明 1.現場體驗,有序領獎
師: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解答,佩奇準備了小禮物給大家。 學生有序上臺禮物。 其他學生說發現。
師小結: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來領,我們的課堂多么有秩序呀。 2.觀賞圖片,暢說感受
師:課堂上排好隊有秩序,生活中很多場合排好隊的也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播放圖片)瞧瞧這些相片,你感受到什么?
學生自由匯報
師小結:排好隊,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 3.提煉小結,領悟文明
師:你們看在公共場所排好隊,生命安全就能得到保障,這是文明。人人都排好隊,大家公平地享用資源,這也是文明。在人多的地方排好隊,就更有秩序,這就是文明; (四)辨析導行,懂得排隊
1.我會判,對的打“√”,錯的打“X”
① 有時候沒有排隊,也沒有發生踩踏事件,所以沒有必要排隊。··( ) ② 不管我們有多心急或者好奇,都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排隊。····( ) 2.在公共場所,我認為以下排隊行為正確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設計意圖:本環節有機鏈接學生的生活,出示的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排隊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辯一辯、說一說、演一演,認識到有序排隊帶來的好處,通過聯系生活中真實而具體
6
的事例讓學生體驗到不排隊引發的安全隱患,觸動學生的心理。從而形象地引導學生了解排隊要注意的具體規則。】 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1.讀兒歌,懂文明
師:在城市中,在街道上,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里,人人都排好隊,生活就和諧、美好。這都是我們心中最亮麗的文明風景線。
師:最后,佩奇和喬治送來一首歌《排隊歌》 排好隊,有秩序。 排好隊,懂公平。 排好隊,保安全。 排好隊,是文明。 排好隊,好學生。 排好隊,好公民。 2.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同學們懂得了排隊的好處,知道了排好隊是文明的表現,明白了排隊就是守規則。就讓我們搭上這列文明的小火車,安全的生活,快樂地成長吧。怎樣才能排好隊呢,咱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版)在教學建議告訴我們:教學活動應源于兒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因此,教師借兒歌總結了板書,落實教學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