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子的萌發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節種子的萌發-天津市優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一節種子的萌發-天津市九十中學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運用對照實驗法設計并完成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3.通過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活動,增強愛護植物的情感。
2教學重點
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3學時難點
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4教學活動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
復習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區別引出被子植物的優勢,告訴學生我們即將要學習的是當前最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
由白居易的詩歌引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思考生命的起點在哪?
因為受精卵的發育在植物內部無法觀察,所以生命的周期從最直觀的種子的萌發開始講起。
思考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容易適應環境的原因。
回答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
一、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1.引出問題:
2.教師帶領復習實驗步驟:
3.學生自己完成實驗:
4.總結實驗不嚴謹之處: 通過大屏幕展示學生課前培養的豌豆、小麥的萌發情況,引導學生進行描述。 指導看書89頁,了解春天大田生產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根據春天的環境特點,引導學生思考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鼓勵學生作出假設。 通過兩個實驗復習探究實驗的幾個步驟: 1、以“水”為變量: 觀察現象:為什么生產之前要先澆水。 讓學生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設計實驗 適時給予評價,對有創意的給予肯定,不成功的幫助分析原因。 觀察結果:對比學生的圖片 得出結論 2、以“溫度”為變量: 發現現象:天寒地凍不適宜播種。 后面步驟完全由學生完成。 觀察結果:對比學生的記錄和圖片 看書89頁實驗,根據書中實驗步驟,尋找自己實驗中的不嚴謹之處。并找到實驗組和對照組。 進一步領會“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的意義,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觀看、描述課前培養的菜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 閱讀并參照課本上提供的資料,結合生活經驗,提出種子萌發可能需要的各種環境條件。有的學生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 問題必須是一個疑問句。 假設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
經過小組討論之后,描述實驗過程 尤其注意對照組的設置。 對比并陳述之前培養小麥和豌豆所做的記錄。 得出結論 思考變量是什么。 通過小組討論,自己完成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設計、觀察結果、得出結論
尋找不嚴謹之處,答出兩點即可
5.展示教師實驗:
展示教師以“空氣”為變量所做的實驗圖片。
觀察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6.總結: 7.啟發: 總結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環境條
件
設疑:為什么有的種子給了很
好的環境條件卻仍然不萌發? 總結并記錄適宜的溫度、一定
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思考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之前兩周左右,我將學生分成小組,用種子進行小麥和豌豆的無水培養,在分組過程中,我設置了以溫度和水為變量的對照。我設計了萌發情況記錄表,讓學生隨時記錄,我負責拍照留下影像資料。經過培養的過程,學生清楚看到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種子的萌發情況。基于這些課前準備,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其實是很容易達成的。但這節課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闡述,而是還要更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單一變量對照組實驗”,于是我用了四個步驟去幫助學生,一、二兩步是通過學生自己進行的實驗,讓他們通過討論來完成探究實驗的幾個步驟,尤其是實驗設計。第三步是通過書中實驗尋找自己實驗的不嚴謹之處,從而加深對“對照”實驗的認知。最后一步是通過我自己做的一個實驗進一步強化實驗素養,并為第二課時“自身條件”的講述埋下伏筆。
通過觀看自己的課堂實錄,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關于“溫度”、“水”的教學步驟略有些重復,占用了不少時間,導致課超出了要求的時間
2、在根據書中實驗尋找自己問題的過程中應該留給學生更多時間,把問題講透。 3、關于“空氣”的實驗中,應該更加強調“種子數量”等變量。 4、講課過程中有口頭語,以后會注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