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數學人教A版版必修3.1.1兩角差的余弦公式_河北定州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數學人教A版版必修3.1.1 兩角差的余弦公式_河北定州中學
課題: 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高中人教A版必修4 第三章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向量知識探究發現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2)理解、記憶兩角差的余弦公式,(強調公式中角的任意性,公式的結構特征);
●過程與方法:
借助已學知識探索出數學公式,使學生充分體會知識的發現過程,并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數學的理性與嚴謹性,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科學態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創新的精神。
二、學情分析
“兩角差的余弦公式”這節內容是三角恒等變換這一章的出發點,是眾多三角變換公式的鼻祖,地位與意義非同尋常。
教材沒有直接給出公式,而是大體分了“探求、證明”兩步進行編寫,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注重探求過程的教學。而探求過程的處理是否恰到好處,直接關系到能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關系到能不能促進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自然融合。而公式的證明過程,由于向量知識的欠缺,使得證明過程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既只能用已學的知識,又要證明合理、完整,確實需要推敲。
本課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教師教學中必須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對比、化歸等方法分析問題,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主體思路。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導 難點:公式中角的任意性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誘思探究教學法 學習方法:觀察發現、歸納總結。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B
A
y x o β α -1 1 1 -1
環節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溫 故 知 新
1、兩個向量的數量積:
兩個向量數量積的定義:cosbaba,其中是a與b
的夾角,取值范圍是,0。 兩個向量數量積的坐標形式:yxa1
1
,
,yxb2
2
,,則
y
yxxba2
1
2
1
2、已知OP為角的終邊,則終邊OP與單位圓交點P的坐標:
P(cos ,sin )
讓學生做好向量推導的準備
推 導 公 式
1、結合圖形可以得到OA=(sin,cos),OB=(sin,cos),從而
OAOB=sinsincoscos
又OAOB=OBOAcos=cos
sinsincoscos= )cos(
(以上推導是否有不嚴謹之處?應如何補充?) 以上公式本質是
cos=sinsincoscos
由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向量的夾角],0[; 由于,都是任意角...
,也是任意角,那么
cos=)cos(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明的!
先由特殊的情形
入手,先感知一下公式的形式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與不足,進一步想解決思路
環節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探 究 新 知
任意角,終邊位置只有以下兩種,分別為:
在圖1中,k2,( Zk), 從而k2,Zk
)2cos()cos(k=cos
在圖2中,k2,( Zk), 從而k2,Zk
)2cos()cos(k=cos
即對任意的,,都有cos)cos(
分類說明學生更易接受
培養學生思考的
嚴謹性,學會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發 現 結 論 得 出 公 式 總結(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對于任意角...,,都有sinsincoscos)cos( 可以簡記為()C
公式特點: (1)任意角 (2)同名積 (3)加減反
給出明確結論
強調公式特點
六、教學反思:
兩角差的余弦公式是任意角三角函數知識的延伸,是后繼內容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以及二倍角公式的知識基礎。
一、反思教學理念:新課程理念的靈魂是三個教學目標的整合,關注學生的發展。知識可以通過
傳授獲得,技能可以通過訓練掌握。態度和情感價值觀需要學生參與獲得。這樣,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過程。但老師的指導作用也不可忽視,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的行動、思維就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程度。教師通過創設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數學情境,營造積極的活躍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參與我們的教學中來。
二、反思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教學過程中,我們只關注公式的應用,而輕視公式的由來,這樣符合公式
的發生發展過程。這次的教學設計我從如何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出發,調動學生的思維與學習積極性,抓住學生的興趣。
(二)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過程:之前舊教材的教學是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來推導兩角和的
余弦,再賦值得到兩角差的余弦公式,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不是很多。而新教材采用了一種學生易于接受的推導方法,即先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借助于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線,推出α,β,α-β均為銳角時公式成立。對于α,β為任意角時的情況,教材運用向量的知識進行了探究,使得公式的得出成為一個純粹的代數運算過程,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向量解決相關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我采用了新教材的思路。
(三)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簡單應用。除了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我補充了課堂練習、及課后作
業,針對性較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