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一屆全國高中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十一屆全國高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大賽《指數》寧夏—曹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寧夏—曹旭—設計—指數
指數
曹 旭(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九中學)
一、教學內容與解析
1.內容
次方根的定義及性質,根式與分數指數冪的轉化,有理數指數冪的意義及其運算性質,無理數指數冪的意義及其運算性質.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根式與分數指數冪的轉化,有理數指數冪的意義及其運算性質;第二課時完成無理數指數冪的意義及其運算性質.
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如下:
2.內容解析
本單元內容是在數系擴充的背景下,基于運算性質的一致性將指數擴充到全體實數.既是代數中數及運算的一部分,也是利用代數方法研究指數函數性質的基礎,屬于概念型知識.
在初中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次方根的概念和性質.重溫數的擴充明確數學中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或法則時遵循一個原則:要與已有的概念或法則相容.遵循擴充原則,借助根式將整數指數冪推廣到有理指數冪,利用逼近思想將指數的取值范圍推廣到實數,建立實數指數冪的概念,并研究其運算.“指數”的內容安排在“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一章的第一節,是為后面指數函數概念的抽象與代數法研究性質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利用指數冪及其運算性質研究對數的運算性質,進而研究對數函數等做好準備.
指數冪的拓展過程充滿著極大的育人價值.數學概念的延伸與拓展中體現出數學思維的嚴謹性、數學思想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和數學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邏輯連貫性,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對象的內涵、結構、內容和方法的構建方式,從而使學生體悟到“數學的方式”,領會數學地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發展“四基”“四能”進而提升數學素養.
基于以上分析,本單元的重點是指數冪的推廣.根式性質的理解,指數冪運算性質的應用.
二、目標與目標解析
1.單元目標
通過有理數指數冪、實數指數冪
含義的認識,了解指數冪的拓展過程,掌握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2.課時目標
(1)經歷次方根定義形成過程,理解根式的概念,掌握根式的性質,培養數學抽象核心素養.
(2)會進行根式與分數指數冪之間的相互轉化,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核心素養.
(3)理解有理數指數冪的意義及其運算性質,并能運用有理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進行化簡求值,提升數學運算素養.
3.目標解析
達成上述目標的標志是:
(1)通過類比初中所學平方根、立方根概念,獲得n次方根的概念與性質,能夠正確的運用性質化簡、求值.
(2)經歷從整數指數冪到有理數指數冪的擴充過程,明確擴充原則,能說出
等符號的意義.
(3)能夠將根式轉化為分數指數冪,再利用有理數指數冪性質進行化簡、求值.
三、學生學情分析
1.學生所具有的基礎
從知識內容上說:初中階段學習了乘方概念,知道了乘方是一個數“自相乘的縮寫”.在中,
叫做底數,
叫做指數.還學習了正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和除法運算,定義了0的指數冪,利用正整數指數冪定義負整數指數冪
,把指數范圍從自然數推廣到全體整數.定義了二次根式,經歷了二次根式性質的探索過程.
從學習過程上說:學生經歷了從自然數系出發,向整數、有理數、實數的擴充.還經歷了正整數指數冪向整數指數冪的擴充.
從思想方法上說:學生積累了的類比、歸納、分類討論的學習經驗.
2.達到目標所具有的基礎
學生要有一定的數系擴充經驗,并明確每一次擴充的原則是原有的運算性質不改變,還要具備較強的代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3.學生所具有的基礎和達到目標所需基礎之間的差異
學生不清楚從整數指數指數冪到實數指數冪推廣的整體架構和原則.不具備冪運算與根式運算之間的轉化技能,在運算上經常會出現錯誤.
基于以上分析,本單元的難點是構建指數冪推廣的整體架構,分數指數冪的理解以及實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的應用.
四、教學策略分析
1.構建指數冪的拓展原則,明確研究思路.通過梳理數系擴充的整體架構,明確擴充原則是運算性質不變,遵循這一原則展開指數冪擴充的研究.最終形成一套指導思想明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可遷移的推廣主線.
2.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豐富的典型例證形成定義、辨析概念過程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包括觀察分析、類比、分類討論,特殊化、一般化等得出結論.
3.加強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有理數指數冪的性質完整證明較為復雜,實數指數冪性質的證明需要極限的理論,我們可以借助GGB軟件直觀地感受指數冪的性質.
五、教學過程設計
1.了解背景,統領全章
引導語:在第三章我們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并初步應用它研究了冪函數,本章開始,我們將利用上一章的內容研究幾個具體函數.
問題1:請同學們先閱讀教材第103頁章頭圖與章引言,回答下面問題:
(1)本章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
(2)從文中你可以了解這些函數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為了研究指數函數,我們需要把指數的范圍拓展到全體實數.那么拓展的原則是什么?如何拓展呢?我們先從已有的知識經驗上進一步研究.
師生活動: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思考并回答,教師點撥,并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章頭圖與章引言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本章的學習內容和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建立整體框架,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
2.復習舊知,梳理路徑
問題2:在小學和初中的學習中,“數”的擴充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運算性質是否發生了變化?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數系的擴充過程,明確數學中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或法則時,要與已有的概念或法則相容.
引導語:數系的每一次擴充遵循了這樣的原則:擴充后的數系中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運算法則不變.數系的擴充為指數冪的擴充指明了方向,我們再來回顧指數冪的擴充.
問題3:在初中我們學習了正整數指數冪,你能說出正整數指數冪的意義和運算性質嗎?
追問:初中還把指數進行了擴充,使其可以取負整數,你能說出負整數指數冪意義是什么呢?
師生活動:正整數指數冪的意義為個
自相乘,即
運算性質有:
將指數擴充到負整數指數冪后,遵循了擴充原則:運算性質沒有發生變化.即有
問題4:在數系擴充的背景下,還想引進什么樣的指數使指數冪進一步擴充?你認為擴充的原則是什么?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指數冪的拓展過程與數及其運算的擴充過程有關聯,通過加強與初中整數指數冪拓展經驗相聯系,引導學生建立拓展指數冪的整體架構.
3.類比學習,形成概念
問題5:在初中我們由平方、立方的運算,引入了平方根、立方根.你能說出它們的概念并舉出實例嗎?
比如:,那么
叫做
的二次方根(平方根).
如果,那么
叫做
的二次方根(平方根).記作
;
比如:,那么
叫做
的三次方根(立方根).
如果,那么
叫做
的三次方根(立方根).記作
;
追問1:類比二次方根、三次方根的概念,你能說出四次方根,五次方根的概念嗎?
如果,那么
叫做
的四次方根.記作
;
如果,那么
叫做
的五次方根.記作
;
追問2:你能歸納出更一般的次方根的概念嗎?
如果,那么
叫做
的
次方根.其中
.
追問3:討論任意實數都有
次方根嗎?有幾個?該如何表示實數
的
次方根?
師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收集整理學生易錯點.在進行點評的基礎上,給出實數的
次方根的表示和根式的定義.
![]() |
![]() |
|
![]() |
存在,有一個,是正數![]() |
存在,有兩個,互為相反數![]() |
![]() |
存在,有一個,是負數![]() |
不存在 |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