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學習園地一,日積月累,大人一起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學習園地一》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吉林省 - 長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學習園地一》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吉林省 - 長春
教材:2016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
語文園地一(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詠鵝》,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的內容,背誦古詩,體會到古詩的韻律美。 2、和大人一起朗讀兒歌,明白兒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
到一個人在家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安全教育。
3、通過看圖講故事,引發學生想要說話的意愿,并表演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養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古詩,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
的內容,背誦古詩。
2、會讀四個小節的《小兔子乖乖》,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用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歌曲《小兔子乖乖》(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備 注
日積月累
一、猜謎導入:
1. 課件出示謎語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 2. 指名猜謎底,出示“鵝”的圖片。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鵝毛、鵝掌的顏色?鵝脖子的形狀? 3.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大家幼兒園就會讀的古詩《詠鵝》。
二、朗讀古詩:
1.教師示范讀,學生注意傾聽。
板書課題
2.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讀,并用鉛筆圈出自己讀不準的生字。
3.老師教讀生字,小組內開展認字比賽,看誰讀得又準又快。 4.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曲 項 浮 掌 撥 清 波
5.學生分組進行朗讀比賽:哪個組讀得最通順。 三、聽錄音,理解古詩字義,背古詩。
1.師放《詠鵝》錄音,再次讓學生感受這首古詩的音韻美。 2.課件出示白鵝戲水畫面,讓學生觀察: (1)鵝毛、鵝掌河水的顏色; (2)鵝脖子的形狀;
(3)鵝戲水時腳掌是怎樣動作的等。
3.想象交流: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他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4.再次跟老師一起讀古詩,讀出畫面的美感。 5. 小組內試背古詩。
6. 全班背誦,再一次感受白鵝戲水的美感。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學前基礎差異較大,如果僅僅停留在背誦古詩的層面上,必定讓一部分基礎厚實的孩子沒有“食物”可吸收。此環節正是關注到了這一點,引導學生構建畫面,理解詩意,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獲。 三、教師總結,學生配樂吟唱《詠鵝》。
和大人一起讀《小兔子乖乖》
1. 課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學生一邊聽一邊想:兒歌里都有誰?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 自由讀《小兔子乖乖》,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 3. 教師指導學生一幅圖對應一段文字,邊讀邊結合插圖理解故事情節。
4. 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5.思考交流:第一次,小兔子為什么不開門?
第二次,小兔子為什么開門了?
6.分角色朗讀。
7.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樣的情況,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業: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級的孩子雖有些小,但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交流和表達,教師應充分給予他們思考、表達與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豐富語言,在交流中感悟內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板書設計
日積月累 詠鵝
曲項 白毛 紅掌
和大人一起讀 小兔子乖乖 聰明 聽話 可愛
作業設計 1、回家將《小兔子乖乖》這首兒歌聲情并茂地講給家人聽。
2、和家人一起分角色表演《小兔子乖乖》這首兒歌
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還不完全集中,所以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們的學習創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的同時還注意維持課堂紀律,做到有活力而不紊亂,有朝氣而不散漫。 另外故事《詠鵝》,兒歌《小兔子乖乖》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所以無論是朗讀還是背誦,同學們都非常快,學前基礎好的學生早已熟讀成誦,但對內容的理解卻十分淺薄,只是“蜻蜓點水”,而動畫產生的情境卻生動的再現了古詩內容。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欣賞中就理解了詩意,領悟了詩情。
不足之處是學生在背誦古詩《詠鵝》時基本上是唱出來的,所以今后在這方面的教學,我要投入情感的訓練,讓學生朗讀時做到聲情并茂,有聲有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