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齊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齊齊哈爾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列舉說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 3.關注昆蟲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
1.通過比較,分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過程的異同;
2.通過觀看視頻,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情感目標:
1.通過 “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通過詩詞,滲透人文教育。 二、教學重點
1.描述家蠶、蝗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三、教學難點
1.說出昆蟲變態發育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步:溫故知新 環節1:師友互查
1.有性生殖:由 結合形成 ,再由其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 的遺傳特性,更能適應變化的環境。
2.無性生殖:不經過 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 的遺傳特性。
3.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等,常見的方式有 和 。
4.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 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
第一步:溫故知新 環節2:教師引導
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其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更能適應變化的環境。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
3.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等,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4.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分生組織)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 導入新課:
通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提出問題:“毛毛蟲”從哪來的?它怎么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從而導入新課: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學生研讀學習目標,有目的進行學習。 第二步:探究釋疑 環節1:師友解惑 自主互助提綱:
1.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如何?P9
2.師友討論完成觀察與思考P10討論題。 3.什么是變態發育?分為幾種?P10-11 4.蝗蟲的生長發育經過了哪幾個時期?P11 5.比較蝗蟲幼蟲和成蟲的差異? P11
6.什么是完全變態?列舉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有哪些?P11 7.什么是不完全變態?列舉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有哪些?P11 先自主學習,后師友討論
第二步:探究釋疑 環節2:教師點撥
1.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師友回答: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如何? 從就業、商業、文化等方面引導學生了解家蠶與人類的關系。 2.學生結合教師展示的圖片回答:
家蠶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這種生殖方式的特點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 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
3.學生觀看視頻,認真觀察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并將各圖按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排序2→5→4→1→3→6。并整理歸納出家蠶的一生要經過受精
卵、幼蟲、蛹和成蟲時期。一組師友將教師事先準備的資料卡貼在黑板相應位置。
4.引導學生比較幼蟲、蛹、成蟲的差異,總結變態發育的概念: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5.根據日常的觀察,說說還有哪些動物與家蠶的生殖和發育方式相似? 6.引導利用所學只是解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這句詩有什么不準確的地方?你能通過改其中兩個字使之既有科學性,又不失藝術性嗎?
7.師友討論后解釋導入新課所提出的問題:“毛毛蟲”從哪來的?它怎么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8.觀看蝗蟲生長發育的視頻,總結蝗蟲的生長發育經過了哪幾個時期?并將各時期貼在黑板上。
9.比較蝗蟲幼蟲和成蟲的差異?得出蝗蟲的發育也是變態發育但又與家蠶的發育過程有所不同。
10.列表比較家蠶和蝗蟲的發育過程有何異同 生物
相同點
不同點
家蠶 有性生殖
體內受精
變態發育
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為完全變態發育。
蝗蟲
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為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最主要的區別是:是否有蛹這一時期。 11.說出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有哪些。
12.學以致用:蝗蟲泛濫成災時,給農業帶來很大的危害,你認為蝗蟲對農業生產危害最大的發育時期是哪一時期?滅蝗的最佳時期是哪一時期?
師友討論后說出危害最大的是成蟲期,滅蝗的最佳時期是幼蟲期,并解釋原因。
第三步:鞏固理解 環節1:師友鞏固
1.家蠶的生殖方式屬于 生殖。
2.家蠶的發育過程: → → →成蟲
3.在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和成體的 和 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4.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 、 、 、 、四個時期的變態發育過程。如 等。
5.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 、 、 三個時期的變態發育過程。如 等。 第三步:鞏固理解 環節2:教師指導 1.家蠶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家蠶的發育過程:卵→幼蟲→蛹→成蟲
3.在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和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4.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的變態發育過程。如蠶、蜂、蝶、蠅、蚊等。
5.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的變態發育過程。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等。 第四步:檢測提高 環節1:師友檢測 1.哪種昆蟲的發育方式與其他三者不同?( ) A.螳螂
B.蜜蜂
C.斑碟
D.家蠶 2.下列昆蟲的發育過程均為完全變態發育的是( ) A.蝗蟲、蜜蜂 B.家蠶、蝴蝶
C.蒼蠅、蝗蟲
D.蟋蟀、螻蛄
3.對蝗蟲發育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B.從受精卵開始發育 C.蝗蟲的一生中需要不斷蛻皮 D.跳蝻只能跳躍,不能飛行 4.發育不經過蛹期的昆蟲是( ) A.螳螂
B.蜜蜂
C.菜粉蝶
D.家蠶
第四步:檢測提高 環節2:教師點撥 1.哪種昆蟲的發育方式與其他三者不同?( A ) A.螳螂
B.蜜蜂
C.斑碟
D.家蠶
2.下列昆蟲的發育過程均為完全變態發育的是( B ) A.蝗蟲、蜜蜂 B.家蠶、蝴蝶
C.蒼蠅、蝗蟲
D.蟋蟀、螻蛄
3.對蝗蟲發育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C ) A. 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B.從受精卵開始發育 C.蝗蟲的一生中需要不斷蛻皮 D.跳蝻只能跳躍,不能飛行 4.發育不經過蛹期的昆蟲是( A ) A.螳螂
B.蜜蜂
C.菜粉蝶
D.家蠶
第五步:梳理總結 環節1:師友梳理
師友結合學習目標談知識收獲和互助收獲 第五步:梳理總結 環節2:教師總結
最后評選本節課的最佳師友! 六、教學反思
自主互助學習模式的運用使得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參與度高。在師友互助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互助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知識的呈現上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等手段,通過觀察圖片、閱讀教材、整理資料卡、觀看視頻、討論分析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和互助探究,一方面想用多樣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能夠體驗知識獲得的不同途徑,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經過反思發現自己要注意語言精簡、到位,做到點撥而不是贅述,從而更好的把握課堂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