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親子與師生交往,親子溝通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輔導課親子與師生交往《不,聽!—親子溝通 》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主題:不,聽
——親子溝通
批注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冰山理論,嘗試發現父母負面語言背后的真正期待和渴望,試圖看到自己情緒背后的冰山并能夠進行一致性表達。
態度和情感目標:理解父母的語言和情緒,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并對親子溝通充滿期待和信心。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媽媽之歌》引出出題,通過搜集在與父母互動時不喜歡聽到的語言引發思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通過心理劇的表演,找到父母負面語言背后的冰山,了解冰山理論;通過小組互動的方式看到自己情緒背后的冰山,并鼓勵學生與父母進行一致性溝通,讓父母聽到自己真正的心聲。
二、教學重點 理解父母負面語言背后的真正心聲,看到自己的渴望和期待。 三、教學難點 理解冰山理論,并運用冰山理論與父母進行一致性溝通。
四、學情分析
通過近期咨詢個案的主題和平時對學生的了解,我發現,部分學生在父母互動時會發生激烈的沖突和爭執,繼而與父母的關系冷漠,不愿意接近父母,更不可能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心事,而這種情況也與青春期學生們的心理特點是有關系的,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設計此課,目的在于改善與父母的溝通方式。
五、教學方法 情景劇表演、小組討論
六、教學準備 Ppt,MV《媽媽之歌》,情景劇表演 七、教學對象 初二學生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主要內容
(一)引入:媽媽
之歌
引:有這樣一位演員,是3個孩子的媽媽,為了照顧小家伙們的起居,她和天底下很多媽媽一樣,整天嘮叨不停。靈光閃現,將嘮叨譜寫成一首歌。她將自己每天常絮叨的話寫成簡短的歌詞,配著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唱了出來……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播放《媽媽之歌》) 問:聽完這首歌曲,大家感覺怎么樣?(學生回答)
過渡:這首歌曲,雖然是現實生活中的嘮叨的語言,但是聽起來,節奏很快,似乎很有趣。但是,生活總不是那么充滿幽默感。現實生活中爸爸媽媽的各種嘮叨、各種叮囑、提醒、教育,也并不會那么動聽。我們不想聽!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長大了!但是,卻又不得不聽,因為,在爸媽眼中我們還是孩子。那么如何,讓我們聽見父母的真正的心聲,如何讓爸媽聽到我們的心聲,讓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溝通順暢,就一起進入我們今天的親子溝通的話題——不,聽!
(二)哎,我不想聽
1、接下來,讓我們回憶平時在與父母互動時你不喜歡聽到的話。(學生分享)
2、最不喜歡聽到的話
引:如果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話,你也會聽到,你也不喜歡聽,請大家以掌聲回應。
• 你怎么還不去做作業,就知道玩,趕緊去! • 不準耍游戲!聽到沒有! • 你怎么又在耍! • 你自己自覺點啊!(做人要自覺!) • 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 • 你是不是我親生的啊!
• 來,我們來談一下,最近到底怎么回事! • 快點去睡覺!怎么還在玩手機! • 你不好好學就來撿垃圾! 3、此時的心情
引:那當我們聽到這些話時,同學們的心情如何?(學生分享)
(三)這是誰的
錯
1、過渡:之所以這樣的心情,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方式太過簡單粗暴,他們要求太高,他們上綱上線,似乎真的是他們的錯!真的嗎?接下來,讓我們進行一個體驗活動。邀請8個同學,其他同學就做為旁觀者來觀察發生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體驗:
規則:8個人圍圈,不可以用語言交流,在心里找2個你最熟悉的人,移動自己的位置,與那2個人形成等腰三角形。 3、分享:大家從剛剛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分享) 4、總:
一個人改變,其他人也會相應的改變。 把自己放入關系中,所有關系產生的結果都可能與自己有關。 避免把矛頭對準一個人。自己也是有責任的。
所以,帶著這份責任感,我們來一起去調整我們和爸媽的互動模式及感受。
(四)聽出爸媽的心聲
1、過渡:其實,我們看見的聽見的不一定是全部,不一定是真相,而只是冰山一角。
真相在這里!
看到的聽到的這些外在行為下面還有一座冰山,隱藏著很多內容,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的!
正是因為不知道真相,我們才會這么難受!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一個故事來去尋找真相。 2、心理劇表演(學生表演心理劇)
3、過渡: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明明和媽媽之間,或者發生更大的爭吵,或者誰都不理誰,關系會更糟糕。而媽媽,剛剛的言詞中,的的確確存在著讓明明,或者,讓我們聽著很不舒服的部分。這是媽媽的本意嗎?其實,媽媽這些應對方式的背后,還有著6個兄弟姐妹。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是誰!老師需要6位志愿者。
4、尋找媽媽負面言語背后的冰山 邀請6位同學來進行現場的演示
(1)行為:看到明明在看電視,沒有學習。(學生一起回答) (2)應對方式:指人們在壓力下,應對他人、環境及自己的一種行為模式。 具體分為以下五種: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老師講)
媽媽的應對方式是:指責(學生一起回答)
(3)感受:就是行為帶給人們的內心感受和情緒反應,它看
不見摸不著,但在人們心里真實的發生著。(老師講) (邀請同學1來表達出媽媽的感受) 媽媽的感受:失望、生氣
(4)認知:就是制造感受后面的那個想法,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系統。(老師講)
(邀請同學2來表達出媽媽的感受)
媽媽的認知:我的孩子應該學會自我管理,不需要天天讓我說。我說了很多次依然沒有用。 (5)期待:就是一種具體的需求。(老師講) (邀請同學3來表達出媽媽的期待)
媽媽的期待:明明可以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明明可以適當聽取我的勸告。
(6)渴望:這是一種深層的共性需求與期待。如需要被愛,接納,理解,安全,贊美,肯定,尊重、重視、認同等等。是人類成長過程中,所渴求的共同的心理營養。(老師講) (邀請同學4來表達出媽媽的渴望)
媽媽的渴望:希望被理解、被信任、被肯定
(7)自我: 一種生命的真實狀態。充滿愛、可以與自己內在連接、安全感、自我價值感、獨立自主。(老師講) (邀請同學5來表達出媽媽的自我) 媽媽的自我:無力、自我價值感低
總:這就是媽媽語言背后的冰山。而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一座冰山。
5、冰山理論
師:內在冰山,這是一個隱喻的說法。是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里面一個標志性的心理分析模型。簡單的說,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行為后面,其深層的東西是什么!
個人內在冰山共分成七個層次,依次是: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認知(想法),期待,渴望,自我(本性)。逐步深入!當我們看待一個人的行為時,就不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同時看到導演這一切后面的心理需求與成因。
而當應對方式與下面的冰山不一致時,就是一種不一致的溝通。負面語言,往往是不一致溝通的結果。
所以不要被語言所蒙蔽,我們要找到、感受到語言背后的真相!并且表達真相。
6、表達真相
接下來,請媽媽的那5位好朋友嘗試向明明說明真相。 (讓感受、想法、期待、渴望、自我依次向明明表達) 聽完之后,邀請明明分享感受。
7、聽出“負面語言”背后的真相
小組討論,找出平時聽到的負面語言背后負面真實的期待渴望。并分享。 8、過渡
所以,一致性溝通更容易讓人接受和理解。
只是,比起改變爸媽的交流模式,比起改變自己,更容易! 爸媽的訓斥依舊在,那些負面語言依舊在,我們也會生氣,而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去看我們生氣的背后的冰山是什么,一味的和爸媽去爭執,依然沒有什么結果,爭吵的循環也依然會繼續。
那么,我們應對方式背后的冰山是什么呢?
(五)聽見自己的心聲
1、6人小組,每個人扮演明明冰山的一個部分,完成這個部分的內容。(2分鐘)
• 行為:因為自己看電視,所以媽媽在批評我,在沖我
發火。
• 應對方式(同學1): • 感受(同學2):我感受到 • 認知(想法)(同學3):我覺得 • 期待(具體的需求)(同學4): • 渴望(深層的需求)(同學5): • 自我(我是——)(同學6): • 小組分享展示。 2、一致性溝通
當我們將心里的冰山(感受、想法、期待、渴望、自我),真實的表達出來時,當語言信息與非語言信息一致時,我們就稱之為“一致性溝通”。又稱為“表里一致的溝通”。而當一致性溝通能夠成為我們的應對方式時,對方更加能夠看到你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而沒有顧及到自己的感受的爸爸媽媽,之所以那么說,其實是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你們真正需要什么。 SO,
找個機會,勇敢說給爸媽聽!
(六)爸媽聽我
說
1、引:請同學們一起大聲說出來:
爸爸媽媽,我看到你因為(我的行為 )而感到很(爸媽的感受),我感到很慚愧。
同時,看到(爸媽的行為)我也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因為我覺得(想法),我特別希望(期待),所以,我能不能請求(渴望),其實,我是(自我)。
2、邀請“媽媽”分享如果聽到孩子這樣的回應的感受。 3、總結
你的表達方式發生改變時,對方接收到的信息也會不同 ,互動模式也有可能跟著改變! SO,你變了,周圍會跟著變。 聽見父母語言背后的真相, 讓父母聽見你的真實的想法。 讓愛永駐!
九、教學板書 不,聽! 不喜歡聽到的話: 聽出父母語言背后的真相 勇敢讓父母聽到自己的心聲
十、附件:情景劇 地點:明明的家
旁白:明明自從上了初二,課程的增多,難度的加大,讓明明的成績有點下滑,所以除了學校的學習外,周末媽媽還給他報了好幾個補習課程,這一段時間他感到特別的煩惱。你看,星期六早上,媽媽又在嘮叨他了。
媽媽:明明,別看手機了,快點吃飯,一會兒還要參加補習,別去晚了。
明明:媽,忘了跟你說,昨天補習老師說今天的課下周上。所以,我一會想出去和同學打球。
媽媽(很生氣):不行!還想著玩,你看看你上次考試,又退了5名。今天你哪也不許去,在家寫作業!
旁白:明明的心情糟透了,但是沒有辦法,只有逼著自己學習。物理作業寫完了,數學寫了一半,一看表,都要十一點了,于是,他想休息一下,打開了電視機。媽媽下班回家一看,更生氣了,明明又遭到媽媽的訓斥。
媽媽:你這個孩子真不懂事,怎么又在看電視,都什么時候了,還不抓緊學習。
明明:我怎么不懂事了!我學習不好就是不懂事了?你就知道讓我學習,學習,學習,你怎么不替我想想,除了學習,你什么也不允許我做,我為什么不能像別的同學周末的時候休息一下!
媽媽:別的同學?別的同學可以考個好成績,你有嗎?你王叔家,李阿姨家的孩子,次次都比你考的好,你倒是也考個好成績回來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