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學廣角,集合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集合》孫-孝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集合》孫梅-孝感市實驗小學
《數學廣角—集合》教案孝感市實驗小學孫梅教學內容:人教2011課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集合》。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親歷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識的意義。2.讓學生借助直觀圖理解集合每一部分的含義,通過看圖和計算解決簡單的重復問題。(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交流、操作、反饋等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知集合圖形成的過程。2.通過對比、優化、游戲等活動,體會集合圖的優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算法多樣化。(三)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驗個體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過程,養成勤動腦,樂思考,巧運用,會反思的學習習慣。2.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3.讓學生體會集合思想,同時滲透分類、對應、符號化等多種思想方法。教學重點:了解集合圖的產生過程,會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復問題。教學難點:理解集合圖的意義,會解決簡單的重復問題。教學思路:以前學習的相關知識本課知識點后續學習相關內容◎一一對應的思想◎分類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初步感知集合的意義◎會用數學語言描述◎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用集合圖解決實際問題◎算法多樣化
本節課,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主軸,析為主線”的理念,設置了如下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創設情境1.談話導入。(1)談話: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大家都喜歡動一動。你們都喜歡哪些運動?(2)你們想不想知道孫老師喜歡什么運動?(課件出示:跳繩和踢毽)2.創設問題情境。(1)現場調查,形成統計圖。師:你喜歡哪項運動,就請把自己的學號牌對應的貼在下面。......(2)根據統計圖獲取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描述觀察到的信息、提出想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重點關注“喜歡這兩項運動的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二、實踐交流、探究新知1.抓住沖突,引發思考。(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給出答案。(2)課堂活動:數一數。全班驗證得數的過程中,激發“沖突”。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3)學生匯報新的發現:有人重復。師: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2.小組探究,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師:你有什么更好辦法讓我們既能看清楚每個人喜歡的項目又能看清楚喜歡這兩項運動的一共多少人?老師建議你們同桌兩人合作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表達。(課件出示:活動要求)3.交流反饋,初步感知集合概念。喜歡跳繩喜歡踢毽*號*號*號*號*號*號
(1)學生組內討論,畫出自己設計的圖,教師巡視觀察了解情況并及時指導創作。(2)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學生分組展示,全班交流。4.對比分析,生成維恩圖。(1)師生交流,通過對比,優化畫法,初步感知集合概念。學生交流過程中,關注如何表示兩項都喜歡的這個部分,體會兩個集合中公共元素構成的交集。(2)揭示課題:集合。(3)數學建模,介紹維恩圖。師:同學們的這些想法和偉大的數學家已經很接近了。(課件出示:你知道嗎?)(4)滲透符號化思想。將學號轉化為符號“”,課件出示:(5)數學游戲:“打地鼠”。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描述出集合每個部分表示的含義,課件出示:(6)探索集合的外延。師:除了喜歡這兩項運動的同學,我們班其他人可以在哪里找到?課件出示:(7)數形結合,列式解答。
①學生嘗試獨立列式解答,加深對集合運算的認識。②學生個別展示,全班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三、練習鞏固,深化提高1.完成第105頁“做一做”第1題。先描述集合圖交集部分的含義,再提問學生,以“送小動物回家”的形式,讓集合元素逐個填入集合圈。2.三(1)班有8人參加“合唱”社團,有3人參加“金剪子”社團,三(1)班參加這兩個社團的一共有多少人?還有其他可能嗎?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1.談談收獲,全課總結。2.案例分享,拓展延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