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行線的性質,判定的綜合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2課時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綜合-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2課時 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綜合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條件解決問題.
2.逐漸理解幾何推理的要領,分清推理中“因為”、“ 所以”表達的意義,從而初步學會簡單的幾何推理. 3.經歷觀察、討論、推理、歸納等活動, 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夠應用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解決問題. 難點: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準確及靈活運用. 教法與學法指導:
平行線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研究其他圖形的基礎,而且在實際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關知識,對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學中我鼓勵學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充分交流.盡可能地發現有關事實,并能應用平行線性質和判定解決一些問題,運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使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復習回顧 夯實基礎,引入新課 問題1. 平行線的性質有哪幾條? 問題2.判別直線平行的條件有哪幾個?
你現在一共有幾個判定直線平行 的方法?
問題3.在應用二者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問題1.百里杜鵑景區甲、乙兩處景點需要趕在花期來臨前修建一條如圖所示的公路,工程隊分兩隊從甲、 乙兩地同時施工。從甲地測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東 55°,那么在乙地公 路按________°方向施工,才能使公路準確連通.
說明:從美麗家鄉入手,讓學生了解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給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家鄉。
層層遞進,推理論證
問題2.如圖:(1)若∠1=∠2,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
(2)若∠2=∠M,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 (3)若∠2 +∠3=180°,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根據是什么?
[來源:學#科#網Z#X#X#K]
說明:學生先自己讀題、識圖,找出已知條件,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
行啟發,從分析角的位置關系入手,以便從復雜圖形中剝離出基本圖形,然后對照兩直線平行的條件作出判斷.對于個別學生找錯線的情況教師要糾正清楚.
問題3.如圖,AB∥CD,如果∠1=∠2,那么EF與AB平行嗎?說說你的理由.
說明:教師引導學生讀圖、理解題意,啟發學生由已知的條件可
以
推導出什么結論,并讓學生知道第一步推理的結論可以作為后面推理的條件.
獨立探究,步驟規范
問題.如圖,已知直線a∥b,直線c∥d,∠1=107°,求∠2,∠3的度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快速掌握新知識,利用簡單題目對新知識加以訓練, 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四環節:及時鞏固,深化提高 問題1.如圖,選擇合適的內容填空。 (1)因為AB//CD
所以∠1=∠2( ) (2)因為∠3=∠1
所以 //__(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因為∠1+∠ =180
,
所以AB//CD( )
設計意圖:然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明白簡單條件和結論間的邏輯關系。 問題2.如圖,AE∥CD,若∠1 = 37°,∠D =54°。 求∠2 和∠BAE的度數.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練習是性質 與判定的
綜合應用,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說理和簡單 推理的能力.
說明:由于初次接觸較嚴格的推理論證,學生需要的時間會較長,
而且在書面表達方面還有 些欠缺,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探究空間,并可通過板書為學生進行推 理示范 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1.本節課主要應用了哪些知識?
2.在應用它們時,你認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3.在寫幾何推理的過程中,因為和所以分 別表達的意義是什么?根據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本節課的內容,指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力求讓學生的能
力在反思中提升。
第五環節 布置作業,課后促學
完成《導學練案》 板書設計
2.3平行線的性質(2)
學生板演區
平行線的判定 平行線的性質
例1 例2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行線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基礎上,開始的深入的學習. 本節課的重點是能熟練運用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直線平行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并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為后面學習證明打下基礎.從新課的一開始,我就從學生的認知基礎上進行建構,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恰當確立教學起點,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思想.在練習的設置過程中,從易到難,由簡單的平行線性質的應用到兩步或三步的推理,層層遞進,學生容易接受.而且,還設計了知識的拓展提高環節,加深了學生對性質和判定的理解.但是因為學生初次接觸正規的推理,有的還不能理解它的意義,不知應該說什么,根據什么,得出什么,哪個放前提哪個放結論還不能充分的理解,導致出現錯誤.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同時,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識能力仍有待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