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12課第三框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_重慶市 - 沙坪壩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12課第三框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_重慶市 - 沙坪壩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
第十二課 第三框題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教學設計)
預設理念
1.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問題導學為線索。強調通過學生自學、互學等方式,自主生成知識、提高核心素養。
2.以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為原則,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及身邊的社會問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基礎之上,進一步實現階梯式發展。并以學論教、以學促教,對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給予正面評價和激勵。 教材分析
《生活與哲學》第四單元第十二課主要探討歷史唯物主義中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而在前面兩個框題中已經學習了價值的概論、人生價值的評價、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以及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重點強調理念的引領與樹立的問題。而此框題正是在前面兩個框題的基礎上,強調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總結,也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進一步落實。同時,本框題也是必修四的最后一個框題,是學習這本書的最后升華與定位,強調人生價值的創造和實現中如何轉化為每個人的具體行動。這也是本節課在探究中要達成的重要目標。 學情分析
1.通過一個學期對與哲學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哲學思維能力,此時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探討時機已經成熟。
2.高二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并不成熟,是其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進行的人生價值觀的探討會深刻地影響他們的理念與行為。
3.信息時代下,學生會接觸更多的社會信息,此時的他們需要通過人生價值觀的反思,更好地辨別信息,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及其實現路徑。 教學目標
1.掌握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根本途徑、主客觀條件)。
2.理解勞動和奉獻對于創造人生價值的意義,并樹立勞動和奉獻意識。
3.懂得如何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提高分析及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能力。
4.通過教學案例的感知、探究,反思自己的人生,明確如何更好地創造并實現人生價值,并逐步提高高中政治學科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教學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難點: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方法
1.探究學習法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的學習模式,通過自學、互學、展學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其“愛學、樂學”的學習意識與學習氛圍;在合作互學、探究學習等中,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達成學生對知識、情感的內在生成。同時,培養學生思考、探究、質疑、創新的思維與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育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2.情境體驗法
體驗生活、關注現實、聚焦時政。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并進行抽象理論分析,從而達成學以致用,并回歸與反思學生個人生活的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程類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關注生活 激趣導課】
課前暖場(播放音樂《怒放的生命》,既暖場又貼合本節課的課題內容,引發思考。)
設計意圖:熟悉而又具有震懾力的音樂,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也會反思自己,如何怒放自己的生命,易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怒放的生命”也是本節課探討的主題,課程探究中運用到的村官張廣秀的案例以及學生對個人未來職業理想的規劃都體現著如何怒放生命,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
【情景導引 自主學習】
開場語:著名作家三毛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如何度過沉默又驕傲的像樹一般的人生,怒放自己的生命,創造和實現價值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有什么樣的人生理想。
情景展示:視頻:“一群大學畢業生的人生夢想”。視頻主要內容:展示了在大學畢業時,大家暢談自己未來的規劃,有的人想創業,有的人想當白領,還有一個人想當村官(本節課故事的主人公:張廣秀)。
導學問題:無論選擇哪種職業,怎樣才能更好地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呢?
設計意圖:第一,開場白的導入語既點題又與后面的總結升華相一致。前后呼應,均以“樹”為意向,比喻人生。第二,情景視頻:一方面,展示大學畢業生對未來的規劃,貼近學生生活,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反思;另一方面,也通過對未來職業規劃的描述,進一步思考如何實現,如何更好地創造與實現人生價值。并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瀏覽課本,對基礎知識簡單把握。同時,在視頻中已經涉及了本節課的主人公—張廣秀,為接下來的進一步探究活動做好鋪墊。
教師引導:剛視頻中的張廣秀其實是我的一位同學,我們這節課就一起走進我她的人生故事,看看她有沒有實現自己的村官夢呢? 【體驗感悟 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通過本節課的主人公—張廣秀的故事,了解她的一生,并通過她的具體行為進一步理解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同時,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張廣秀生病后是否繼續去當村官的抉擇問題,重點發揮學生的合作互學、探究與質疑,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表達自己的觀點,反思人生價值,正確看待人生中的各種選擇。同時,通過她短暫的一生的這個結局,讓學生進一步反思,人生價值的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也尊重張廣秀個人的人生抉擇。引導學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選擇,只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都可以更好地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而且也啟發學生對生命的反思,珍惜生命、創造價值。這兩個探究活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希望以此達成對人生價值實現的理解與深刻反思。 情景1:青春正當時—出發
張廣秀,山東臨沂市人,大學畢業后考取大學生村官。上任后,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天步行五里地,為了路上與村民拉拉家常,了解村風民情。扎根基層,將壚上村當成自己的家。她踏實肯干,村民把她當作自家的閨女。利用電腦專長,在網絡上發布消息,拓寬村子的特產—大櫻桃的銷售渠道,讓村民從中受益。
教師設問:村民為什么會把剛剛大學畢業的她當成自己人?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展示。
結論:她在村官的工作崗位上,為廣大村民服務,從而創造著人生價值。雖然累,但卻很幸福。 設計意圖:通過她在村官的崗位上為村民服務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只有在勞動和奉獻中才能更好地創造價值,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地人生的根本途徑。 情景2:青春遇磨難—抉擇
在張廣秀利用自己的專長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為相親們看病、防疫、保健等提供扎實的信息支持。然而,此時的她卻感到身體不適。最終的檢查結果讓人震驚—身患白血病。她的病情也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迅速掀起了一場為她尋找骨髓配型的行動在全國展開。最終配型成功,并治療出院。
出院后,張廣秀在家療養。兩年后,她的病情有所好轉,她想回到壚上村,繼續當村官。可是,她的媽媽卻認為村官工作過于辛苦,希望她能夠辭職。
面對媽媽的反對,想著自己的身體還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她糾結著...... 教師設問: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將本小組的意見進行展示,形成矛盾沖突。 結論:抉擇做出的依據主要是考慮個人情況與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同時,明確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只有當村官這一種方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發揮自己電腦專長,采用其他方式為村民、為社會做貢獻。不同的人又不同的選擇,我們均予以尊重。
設計意圖:通過是否繼續當村官的抉擇與探究,讓學生深入理解,如何去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人生價值,但更多的是選擇哪種方式來創造和實現人生
價值。如何將個人與社會統一?通過學生之間的觀點沖突與碰撞,就越來越發現:無論是否去當村官,都可以實現人生價值,都是處理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只是貢獻的方式不同。個人與社會的統一,并不反對個人對社會獨特的貢獻方式。 情景3:青春休止符—懷念
教師引導:不同人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張廣秀是如何選擇的呢?
視頻內容:張廣秀選擇重返工作崗位,腳踏實地工作。給習總書記寫信,匯報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感謝總書記關心。同時,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收到習總書記的回信。張廣秀受到鼓勵,表示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和奉獻。新年伊始,她又投入到全國經濟普查的入戶走訪工作。強調自己不只是干工作,更重要的是干好工作。
她選擇了繼續當村官,重生后的她,在憧憬著未來,想著如何更好地頂起父老的一片天。可是,在今年暑假,收到了這樣的一條消息。
最美大學生村官張廣秀于2016年8月21日下午4時因感染在臨沂人民醫院去世,她的生命定格在30歲。
教師設問:她這僅有30歲的短暫一生值不值得?
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將本小組的意見進行展示。
結論:明確張廣秀是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主客觀條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這是她的選擇,我們尊重,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學生也可以認為不值得,換一個角度理解人生價值的實現。
教師追問:什么樣的人生有價值?(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的結局,引發學生的思考。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生命、對人生的反思。并通過追問,歸納總結并概括出本節課的知識樹。不僅讓學生理解掌握課本上已有的知識,而且讓學生生成新的知識、觀點,增加對生命的珍視等。 【總結反思 啟迪生活】
教師總結:這就是樹一樣的人生。而樹一樣的人生是我們的追求與理想。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人生的價值呢? 提升:青春的我們—理想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人生的價值呢? 1.我的理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為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此,我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并展示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對張廣秀人生故事的分析與探究,學生已經基本理解并深入分析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此時通過“青春的我們—理想”這個環節,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職業理想,規劃自己的未來,以期更好地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這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案例的分析基礎上的回
歸生活,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心海導航 升華情感】
播放圖片展
教師升華:也許你會和她一樣,扎根基層,唱響青春無悔。也許你會有不同的選擇,夢想不一樣的人生。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付出,裝扮著城市的美好。即使是點滴的行為,亦是不平凡的貢獻。這就是人生的價值,這就是怒放的生命、樹一樣的人生。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重難點已然突破的前提下,學生在情感上進一步的升華。并緊扣課堂開篇的導入語以及本節課的“知識樹,”以“樹”的意向結束本節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