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廣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廣東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正文】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通過討論、小組合作朗讀等教學活動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感悟文言文的語文魅力。
2.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3.緊扣重點詞句,感受楊氏之子的“甚聰慧”,體會故事中楊氏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魏晉南北朝的幽默生活情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把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慧和機智。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感悟古代語言的幽默和魅力。
課前互動
課件出示古文介紹: 吾乃劉氏之女,名X,XX人,今二十有八......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介紹有什么發現嗎?能否用這樣的方式介紹下自己。你姓王,就是王氏之子.......
【設計意圖:文言文自我介紹新穎獨特,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潛移默化的使孩子了解楊氏之子的意思,感受古文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引出課題:楊氏之子,讀題、解題。通過課前自我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楊氏之子指的是:姓楊家的兒子。
2.檢查課前預習效果,引出通過看注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板書:XX注釋法)
3.播放微課,介紹《世說新語》。
師: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時空,走進魏晉南北朝,感悟古代語言的魅力。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姓為切入點,抓住一個古文中典型的語言點,使其對“……氏”能夠遷移運用,并做到情與理的有效融合。最后通過微課引入知識拓展,能讓孩子進一步了解《世說新語》的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初次讀文,要求: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鼓勵學生給大家展示朗讀。教師評讀:
重點強調:多音字“為”“應”的讀音和“詣”在文中的意思。引出通過聯系上下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板書:XX聯系上下文法)
3.詞句朗讀點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指導學生讀準確“家禽”的節奏,了解“家禽”的古今異義。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
4.師:文言文不僅要讀正確、讀流利,還要讀出它的節奏、韻味。學生練讀。
5.學生再次朗讀,學生評讀。
教師點評:引出通過多讀書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板書:劉氏讀書法)
【設計意圖:學習文言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到好處。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方式讀通課文,為理解文本奠定基礎。】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出示學習要求:運用本節課學習古文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在不理解的句子旁做好批注。
2.匯報交流。理解“示”“未聞”“夫子”等的意思。鼓勵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3.師生合作,交互讀出譯文和原文。
4.通過小游戲,檢測孩子對書中字詞的理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課堂上插入游戲,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來理解課文,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四、品讀課文,感悟聰慧
(一)思考:從“聰”字的偏旁、字形結構入手,表現出楊氏子在不同方面的聰慧和機智。走進文章細細品讀,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楊氏之子的聰慧和機智呢?最后小組合作,結合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聰)
(二)結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以下詞句品讀和感受楊氏子的聰慧。
1.品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體會“善聽”之快。
從孔君平的話語“此是君家果”一出,九歲的楊氏子年齡雖小,但馬上能聽出孔君平的言外之意,知道孔君平是在他的姓氏上做文章,想用姓氏調侃楊氏子。可見他非常聰明。(板書:楊梅-君家果/孔雀-夫子家禽:善聽)
2.品讀“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思維”之靈。
兒應聲答曰(他都不用想,馬上就能答出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可見楊氏子反映迅速,思維敏捷。馬上抓住“孔姓”提出孔雀的作答,展現出孩子過人的學識和智慧。
(1)創設情境,遷移運用“應聲答”,扮演角色演一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2)假如你是楊氏子,若來著是李君平、柳君平......你會怎樣回答呢?
由此可見,楊氏子思維非常的敏捷,馬上能答上孔君平的話語。(板書:善言)
3.品讀“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感悟“未聞”之妙。
讓我們來對比下,此是君家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楊氏子本來要回答: 孔雀是君家禽。可是楊氏子為何要加未聞和夫子啊?
最妙的是,楊氏子沒有生硬的回答:“孔雀是君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用上“未聞”和“夫子”,體現了楊氏子在表達上非常的委婉和有禮。(板書:有禮)
【設計意圖:通過“聰”字的字形結構為切入點,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文中的對話里,既感受兩人對話的幽默風趣和文言文的言簡意賅,又體會楊氏之子所答言語的妙處,感悟楊氏子的聰慧之處。】
五、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1.通過設計無標點豎向排列的缺文讀、繁體文讀、甲骨文讀,看板書讀、看圖讀等方式,最后實現熟讀成誦。
2.通過“拆紅包”小游戲的方式,鼓勵學生踴躍上臺展示背誦。
3.小結課文:鼓勵孩子們要學習楊氏子的聰慧,在學習中能夠厚積薄發,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實現更大的理想和抱負。
【設計意圖:通過有感情和不同形式的朗讀,層層遞進,加大難度,最終在課堂中實現熟讀成誦的教學目標。展示背誦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學有所獲的信心;最后通過小結課文,表達對楊氏之子贊賞和贊美之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