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類項與移項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類項與移項(第2課時)內蒙古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類項與移項(第2課時)內蒙古省級優課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類項與移項(第2課時)
教學設計
1. 創設情境,列出方程 問題1:楊損考吏的故事
楊損是我國唐代的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員,有一次,他打算從屬下部門的兩名官吏中選拔出一個提升。對他倆的資歷、職位和政績等作了一番考察、評比之后,發現兩人情況不相上下,難分高低。究竟提升誰好呢?主管這項工作的官員感到很為難,一時決定不下,于是去請示楊損。楊損聽了介紹后,想出了一個方法,他說:“本部門辦事所最具備的能力,莫過于計算了,現在我出一道算題考考他們的計算能力。”
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人于黃昏時分在林中散步,無意中聽到幾個盜賊在分贓,偷得大概是布匹。只聽得盜賊說,如果每人分6匹,就余5匹;如果每人分7匹,就差8匹。試問有幾個盜賊?” 師生活動:學生審題后,教師提出問題: (1) 題中含有怎樣的相等關系?
(2) 應怎樣設未知數,如何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學生發表見解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學生自主分析相等關系,師生共同確定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相關的數量。
本題中除盜賊人數X外,這些布匹的總數是一個定值,它可以有兩種表示方法:
①每人分6匹,共分出6X匹,加上剩余的5匹,這些布共有(6X+5)匹;
②每人分7匹,共分出7X本,減去缺少的8匹,這些布共有(7X-8)匹。
明確表示這些布總數的兩個代數式相等,從而列方程6X+5=7X-8 【設計意圖】以古代的“盈不足問題”展開討論,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和學習興趣,根據學生情況,逐步放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嘗試合作,探究方法
問題2:方程6X+5=7X-8與前面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在結構上有什么不同?
師生活動:教師展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代表回答:方程6X+5=7X-8的兩邊都含X的項(6X與7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5與-8),而上一節課中的方程中含X的項在等號的一側,常數項在等號的另一側。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滲透化歸的思想。
問題3:怎樣才能將它轉化為X=a(常數)的形式呢?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號兩邊同減去7X,為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
3
等號兩邊同時減去5.
6X-7X=-8-5
教師說明:這種變形相當于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它叫做移項。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思考、觀察和教師的講解,認識“移項”變形,得出移項的方法,便于學生理解移項的原理,教師應強調移哪些項是根據解方程的需要確定的,移項時注意方程中的某項包括它前面的性質符號,“符號”加“絕對值”是一個整體。 師生活動:教師規范解這個方程的具體過程
6x+5=7x-8
6x-7x=-8-5
-x=-13 X=13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書寫解方程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解題的規范性。而采用框圖表示解方程的過程,是為使解法中各步驟的先后順序清晰,滲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教學中不要求學生也畫框圖。
問題4:移項的依據是什么?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后得出:移項的依據為等式的性質1.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移項法則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而產生的,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法則。 問題5: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整理:通過移項,可以化簡方程,使含有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設計意圖】結合解方程的過程,讓學生思考移項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化歸的思想。
教師:約公元825年,中亞細亞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寫了一本代數書,重點論述怎樣解方程,這本書的拉丁文譯本取名為《對消與還原》。你知道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數書中的“對消”與“還原”是什么意思嗎?“對消”和“還原”指的就是我們所學習的“合并同類項”和“移項”。
【設計意圖】回答教科書本節最初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重視移項的作用,同時感受數學知識悠久的歷史。 3. 例題示范,鞏固新知
例2.解方程:(1)3x+7=32-2x; (2)
師生活動:學生口述解題,教師板書規范思路、格式,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利用移項、合并同類項解方程的方法。 4. 基礎練習,鞏固應用
5
練習:解下列方程:
(1)6x-7=4x-5; (2)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及時鞏固新知識,加深對化歸思想的理解。 5. 小結: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 本節課學習了哪些主要內容?
(2) 移項的依據是什么?移項起到什么作用?移項時應該注意
什么問題?
(3) 解ax+b=cx+d行型方程的步驟是什么? (4) 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和思想方法,使學生對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一個整體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 布置作業:
教科書習題3.2第3(3)(4)題, 第4(1)、(2)題 第5、7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