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因式分解,復習課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因式分解復習課》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因式分解復習課》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
《因式分解復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概述
本節課《因式分解》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因式分解在數與代數這一塊知識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它既是承接前面學習的整式的乘法的相關知識,也為后面學習分式方程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等打下重要的基礎。因式分解這一章首先了解了其概念,之后主要講的是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這也是這一章最重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明白并復述因式分解的概念,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 (2)掌握三種基本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并能綜合運用。 數學思考目標:
(1)面對因式分解的問題,能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因式分解。
(2)對于不同的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經歷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的系統整理了解 之后,發展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們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喜悅,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2)在探究和思考運用因式分解的過程中,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的學習習慣,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因式分解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因式分解的綜合應用。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們基本掌握了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對于因式分解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還差系統的整合,將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應用,包括因式分解方法的選擇,公式的靈活運用等。對于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本章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并能在實際例子中綜合運用對于他們來說并不困難。
四、學習策略選擇與教學活動設計
單純的因式分解學習略顯乏味,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兩個游戲環節,一個是通過轉盤抽題;另一個是學生移動氣球組題。以此來達到數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有提升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學案:學生跟蹤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白板:隱藏,顯示,擦除,拖拽;游戲互動轉盤,限時做題;氣球拖動出題。 利用手機同屏,對學生及時反饋。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設
計意圖 基礎闖關
4‘25”-18’
00“
熟悉因式分
解的方法,完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
回答公因式的確定方
法,完成因式分解基
白板筆示范;聚光燈放大鏡起
成基礎練習 相乘法分解因式的基礎練習
礎練習 到強調突出的作用;同屏展示,反饋及時。 學以致用
18‘01“-30’20“
調動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加深因式分解練習
因式分解的
綜合訓練
參與轉盤的游戲,完
成因式分解的綜合練
習
利用轉盤隨機
抽取因式分解的題目,計時器限時。
能力提升
30‘29“-39’20“
鍛煉學生出題,加深對因式分解的理解和方法的辨認
利用幾個單
項式編因式
分解的題目
討論思考,出題,隨
機指定同學因式分解 白板,靈活選
單項式,出題。
課堂小測
及小結
39‘21“-44’40”
學生能順利完成課后小測,學生能主
動表達自己的收獲
課堂小冊
完成課堂小測題目,總結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擦除與顯示,輔助完成課堂小測,增加神秘感,提升課堂氛圍。八、學習評價與反饋
1、 學生能夠建立起因式分解的知識體系。
2、 基礎闖關環節,學生們基本上能掌握因式分解的幾種方法,并判斷選擇合適的方法。 3、 綜合訓練的題目難度加深,個別學生看不出整體利用公式的情況,還有綜合運用幾種方法
的情況不夠熟練。
4、 在出題環節,學生所出題目難易程度不等,有梯度,方法運用到位。 九、教學反思
1、 通過知識梳理,了解了學生對因式分解知識體系的理解程度。
2、 通過基礎闖關的練習,了解學生對因式分解幾種方法的運用是否熟練,及時發現學生的問
題及時糾正。
3、通過轉盤游戲提升因式分解的綜合運用能力,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靈活運用的能力,發動學生互評,教師及時講評,加深理解。
4、通過出題環節,更深一層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同學之間互動協作,既是考驗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5、通過課堂小測和小結,檢驗學生對本節課的吸收程度。游戲環節的設計等既增加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又達到了提高學生因式分解的目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