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教學視頻_河南焦作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教學視頻_河南焦作
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
【教材簡析】
《父愛之舟》是一篇回憶性散文,課文以夢的形式呈現往事,描寫了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一個個生活場景,表現了父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深沉的愛,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無限思念。
【設計理念】
本節課遵循統編教材雙線設計理念,圍繞單元人文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多層次的朗讀、聯系上下文感受場景、細節描寫中蘊含的感情,借助資料拓展、創設情境展開想象等方法突破教學重、難點,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能夠在學習中勤于思考、樂于探究,所以提取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生活場景是比較容易的。但文章所選取的都是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小事,學生體會父愛的偉大與深沉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抓住場景細節品讀理解,體會深切的父愛,感受濃濃的親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
2.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
【學習過程】
一、談話揭題,復習導入
(一)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十九課《父愛之舟》,感受吳冠中筆下深沉細膩的父愛。請跟著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回顧在作者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教師相機板書在黑板上。
二、細讀場景,品味細節
(一)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場景讀一讀,畫出打動自己的詞句,簡單批注感受。
(二)全班交流畫出的詞句和感受,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以下場景及細節中蘊含的情感:
1.逛廟會。
(1)引導學生關注逛廟會時父親領我吃熱豆腐腦的細節,體會父愛。
A.指名交流句子,談感受。
課件出示句子:
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B.引導再讀,體會父親為什么就是不吃。
小結:一碗熱豆腐腦就是一份父愛,父親不是不吃,而是舍不得吃。
C.指名反復讀句子。
D.男生齊讀句子。
(2)引導學生關注父親為我糊萬花筒的細節,體會父愛。
A.生交流糊萬花筒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雖然不可能花錢買玩意兒,但父親很理解我那戀戀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B.再讀句子,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唯一”和“最珍貴”。
C.小結:盡管家境貧困,但父親的愛絲毫沒有減少,作者格外珍視父親親手為他做的這個萬花筒,這是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
D.指名反復讀句子,感受父愛。
E.引導學生理解句子:“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引導一:出示萬花筒圖片,感受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談理解。
引導二:出示吳冠中圖片文字資料,引導點撥學生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師:吳冠中作為著名畫家,他的畫中常有白墻黛瓦、湖泊池塘,小橋流水,煙火人家,這澄如明鏡的江南景象是他心中永遠的鄉愁!所以,父親親手做的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就是對他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
一讀,指名讀“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師:不僅如此,吳冠中的畫多元復雜,融貫中西,對美有極致的追求!所以,父親親手做的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萬花筒,就是對他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
二讀,女生讀“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師:吳冠中潛心畫作七十年,扎根祖國,苦戀家園,被譽為“影響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藝術家”“中國的梵高”。所以,父親親手做的他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萬花筒,是對他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
三讀,全班讀“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小結:孩子們,萬花筒讓作者認識了多彩的世界,而深沉的父愛更喚醒了他對美的熱愛。所以,在父愛的滋養下,吳冠中不斷成就自我,最終成為融貫中西的一代藝術大師。
2.湊錢繳費
(1)指名交流相關句子和感受。
(2)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受父愛。
課件出示句子: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
引導一:指名讀句子,交流作者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指什么?
引導二:借助板書,引導學生回顧描寫父愛的場景,再次感受父愛。
預設1,我想起了——半夜父親和母親起來給蠶寶寶填桑葉,等父親賣了繭子,便給我買枇杷……
預設2,我想起了——第一次住旅店,父親心疼我,動心要給我加點兒錢換個較好的房間……
預設3,我想起了——逛廟會時領我吃熱豆腐,回家還為我糊了一個萬花筒……
預設4,我想起了——雨雪天,路滑難走,背著我上學……
小結:如今,我上高小了,要寄宿了,父親又為我湊錢繳學費……父親的愛就這樣填滿了我的心田。所以,當我看到他為我鋪好床離開時,我哭了。
引導三:再讀句子,再次品味感受“新滋味”。
小結:同學們,這新滋味里除了心酸,還有父親深深的愛與期待,有我對父親的感激,更有我意識到的責任擔當,這何嘗不是我成長的滋味!正是這種種滋味混合在一起,讓人五味雜陳,潸然淚下,再次齊讀。
3.縫補棉被
(1)指名交流句子和感受。
(2)引導學生關注父親縫補棉被的背影的細節描寫,體會蘊含的感情。
(3)課件出示句子,引導想象讀,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不過父親不搖櫓的時候,便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因我那長期臥病的母親未能給我備齊行裝。我從艙里往外看,父親那彎腰低頭縫補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后來我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這個船艙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顯,永難磨滅了!
(4)師生合作再讀句子。
小結:母親長期臥病,父親既當爹又當媽,生活的艱辛全由他一人承擔,這無聲的背影就是無言的父愛啊!讓我們師生合作再來讀讀這些打動人心的句子。
三、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一)體會“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這句話中蘊含的情感。
師:在這一個個打動人心的場景中,我們體會到了蘊含其中深沉的父愛!為了銘記這份沉甸甸的父愛,80多歲高齡的吳冠中,在他的自傳《我負丹青》里,滿懷深情地寫下了《父愛之舟》這篇文章,回憶了童年時期及求學路上,父親與他相伴的點點滴滴。當他的筆尖流淌出——
課件出示句子:
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
1.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蘊含的作者對父親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對父親的愛與懷念。
(二)體會開頭結尾蘊含的感情,升華情感。
1.課件出示文章開頭,齊讀:
昨夜夢中的經歷吧,我剛剛夢醒!
2.課件出示文章結尾,齊讀:
……醒來,枕邊一片濕。
3.板畫小船,再讀課題,升華感情。
師:夢已醒,親不在。作者將深沉偉大的父愛鐫刻于心,這如山的父愛伴隨著他走過了人生一個又一個驛站!(板畫小船)夢里的這只小船承載著父親對作者的期望和深沉的愛,也承載著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最后,讓我們滿懷深情,再次齊讀課題!
四、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課件出示作業:
1.回憶自己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選一個印象最深的場景寫下來,感受生活中的父愛。
2.閱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從不同生活場景中感悟父愛的平凡與偉大。
【板書設計】
19 父愛之舟
賣繭子 逛廟會
住旅店 背我上學
湊錢繳費 撐船搖櫓 縫補棉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